穿越南宋当皇帝_第32章 勇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章 勇气 (第2/2页)

    李惟名要保全大夏国,已经是后宫干政。她和大宋子的关系如何,可是他们在大宋安身立命的根本。

    “不至于吧。宋皇文治武功,应该不会如此肚鸡肠。倒是公主......”

    罗世昌捋着白须,眉头紧锁。

    李惟名外柔内刚,西夏亡国,最好不要让她起了心思。

    “哎!”

    李仲谔愁眉紧锁,叹息一声。

    作为西夏皇室,他对李睍李惟名兄妹的了解,不比罗世昌差。即便是能让大宋接收西夏,将来的麻烦,恐怕也有一大堆。

    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它去吧。

    “陛下,臣以为,西夏之地形同鸡肋,一旦接受夏人,必会与鞑靼交恶。大宋正在各地推行新政,革除旧弊。此时和鞑靼交兵,对大宋百无一利。陛下三思。”

    书房后内殿中,赵竑不动声色,参知政事邹应龙忍不住,苦苦相劝。

    大宋欣欣向荣,要兴灵那破地方做甚?

    “陛下,邹相公所言极是。夏人并不是真心来投,一旦接纳,反而可能惹出事端。不如作壁上观,坐山观虎斗,坚壁清野,与鞑靼大军周旋。”

    薛极白发苍苍,眉头紧锁,看样子和邹应龙的观点一致。

    这个时候接手一个烂包袱,还要和蒙古铁骑正面为敌,实在是得不偿失,太欠考虑。

    “陛下慎思!”

    “陛下慎思!”

    汪纲和宣缯等臣子一起肃拜而道,人人都是铁了心,全部反对接受西夏。

    兴灵那破地方有什么可用的?和蒙古国公然决裂,殊为不智,太过冒险。

    赵竑走到窗户前,一队讲武堂学员刚好从远处经过,大汗淋漓、黝黑健壮,却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充满了活力。

    这种朝气蓬勃,是否也代表了大宋蒸蒸日上的国运?

    “兴灵之地虽是残破,但朕能放弃数十万的西夏百姓吗?河西的夏民要心甘情愿归顺我朝,朕就得去救了兴灵之地的夏民。至于什么大夏皇室,大夏君臣,都是狗屁!国家被他们弄成了这个样子,数百万百姓被他们玩死,朕一点也不在乎他们!何况,兴灵和河西一体,互为犄角,不能舍弃。”

    吐槽了一番之后,赵竑眼中有光,又似乎喃喃自语。

    “自朕登基伊始,金陵讲武堂已经办了五届,毕业了六千学员。若是加上四川讲武堂分堂的学员,足足有近万之数。两所讲武堂毕业的军官,已经有近万之数,光是西北边塞的将士,已经有二十万出头。我大宋有数十万锐士,难道还怕接受一个的兴灵之地吗?”

    几位大臣沉默无语。看皇帝的意思,是要乾坤独断,准备接收西夏,对鞑靼宣战了。

    “朕还是那句话,如果鞑靼不对我大宋用兵,朕愿意韬光养晦,蓄养国力,再徐徐图谋,北伐中原。不过,如今是大争之世,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即便是我大宋想独善其身,鞑靼能放过我大宋吗?”

    赵竑看着教场,感慨而道:

    “只有对强敌敢不字,该亮剑就亮剑,才能赢得对手的尊重。一味地忍让退缩,只会让对方瞧不起,反而变本加厉。朕要是告诉你们,窝阔台就要南下攻金,并对我大宋用兵,你们相信吗?”

    此时蒙古贵族领导下的大蒙帝国,和后世的米国何其相似,毫无道德可言,只不过一个是明面上的用兵更多,后者更卑劣无耻而已。

    在这些人面前,没有道理可讲,只看实力、谁的拳头更硬。想要图存求强,自有自强,敢于亮剑。

    “诸位卿家,你们不要忘了,接不接受兴灵之地,我大宋和鞑靼的战事都无法避免。与其心翼翼,不如放手一搏。兴灵之地,也是我中华故地,李继迁偶然得之。前人失去的东西,我们后人一定要夺回来,不单是整个西夏,包括西域,都必须归于我大宋治下!”

    赵竑走了过去,指着桌上的中国地图版的沙盘,大宋版图和河西都是山河交错,两河和西域都是一片平地,很是突兀。

    “你们看看,接受了兴灵之地,整个西夏就浑然一体,河西也避免了侧翼受敌的困扰。朕决议接受西夏来投,置于我大宋治下,是为西夏路。诸卿以为如何?”

    许多事情,只是需要一点点勇气。对于他来,他一贯胆大进取,何况蒙古铁骑是什么,能干什么,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陛下,西夏兴灵之事,陛下乾坤独断即可。”

    赵竑一番话出来,众臣沉默,宣缯首先开口,不再坚持拒绝接受西夏的提议。

    国与国之间,弱rou强食,并没有什么公平可言。反正早晚要和鞑靼全面开战,何惧接受一个兴灵之地。

    “陛下,臣以陛下马首是瞻。”

    邹应龙接着开口,似乎已经妥协。

    接受西夏,西北边境多了一个屏障,益处也并不是没樱

    “陛下,虽夏人肯归附,但对鞑靼,陛下还需慎重。一旦和鞑靼决裂,楚州的李全必会南下侵我大宋。到那时,我大宋恐怕就要几线作战了。”

    薛极虽然没有直言接收西夏,但已不再反对赵竑的决策。

    皇帝乾坤独断,他就是再反对,又能起什么作用?

    既然有利有弊,又何必庸人自扰。

    汪纲低着头,脸色铁青,仍然是一声不吭。

    “汪公,你的脸上要下雨了!”

    赵竑看着汪纲,哈哈笑了起来。

    担任江南东路制置使五年,练兵有方不,赋税大大增大,汪纲功不可没。

    汪纲不好意思讪讪一笑,心情放松了许多。

    和鞑靼翻脸,似乎是迟早的事。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李全,恐怕我大宋,要恢复楚州了。”

    想起山东忠义军,赵竑心里是有些遗憾的。

    他登基五年,修修补补,山东忠义军,最终还是和大宋朝廷分道扬镳,以至于他可能不得不对其用兵。

    杨妙真,那个长腿美女,终究只是个传统女子,夫唱妇随,终究还是没有听从他的规劝,要跟着李全,一条路走到黑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