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未来之计 (第2/2页)
“真公,朕也没有打算交给旁人。你办事,我放心。” 赵竑笑呵呵一句,随即继续道: “真公,你集中一下金陵讲武堂和金陵学堂的教员,尽快把各级学堂的教材编出来。还有那些标点符号,以及阿拉伯数字,都要在新的教材中推广。明后两年,朕先后要在江南两路、两浙路,以及四川路推行义务教育。刻不容缓!” “陛下放心,臣尽力而为!” 真德秀郑重其事道。 标点符号,以及阿拉伯数字,并不是新鲜事物,除了三大官办学堂,从未在书本上实校也许这一次,是一个很好的普及尝试。 “真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咱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适应的再改就是。” 按照他的想法,推行义务教育,在各级学堂中灌输爱国主义和尚武之风,加入比体育更加严苛的军事训练课,十年一代人,大宋的未来可期。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大争之世,战事频繁,不厉兵秣马,代价很是残酷。 “陛下,臣必会尽力而为,不让陛下失望!” 真德秀郑重领旨。 实话,赵竑这种务实谦逊、勇于尝试的作风,倒是和他真心办学的宗旨不谋而合。 “陛下,恩萌入誓名单,陛下可有了圣裁?”
薛极心翼翼问了出来。 “这是恩补者的一份素质评估报告,你们先看看。” 赵竑面带笑容,把徐良的那份名单传给了众执政。 素质评估报告,估计用不了多久,这词就火了。 “陛下,既然人员良莠不齐,可否贤者授官,不堪重用者送往金陵大学堂,待他们学满归来,再根据学业优劣授官不迟。” 参政大臣胡榘,笑眯眯了出来。 “但凭陛下乾坤独断。” 真德秀硬着头皮道,心里慌的一批。 不用,皇帝话里话外,对执政大臣们的漫不经心和肆意妄为,已经很不满了。 “但凭陛下圣断!” 宣缯和薛极更不敢反驳,一起附和着真德秀。 他们已经享受过朝廷恩荫入誓红利,不敢再要求了。 “年少者去大宋水师学堂和金陵大学堂读书,不予考虑。如今大冶铁厂和景德镇瓷厂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基层吏员,他们要去的话,朕举双手欢迎!” 估计这些纨绔子弟,大多数人不会去干这些“苦力活”,他也不会强求。反正这些大臣家底丰厚,养几个废物也无所谓。 看起来,他得从金陵大学堂挖一批学员去“建设前线”了。 “陛下,占城国的李绍,还有几个占城使者在外求见。” 侍卫进来禀报,让赵竑等人都是吃了一惊。 “请他们进来!” 赵竑精神一振想不到这个占城商人,回来的这么快。 “占城草民,拜见大宋子!” 李绍和几个占城使者,一起向赵竑跪拜行礼。 “几位尊使,李先生,坐下话。” 赵竑满面笑容,请几人起来。 不用问,占城为了对付真腊和大越国的军事欺凌,同意了“租借”或者使用港口。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派使者前来。 看来,在国破家亡面前,占城和西夏一样,他们没有选择,只能选择向外求助。 为未来之计,扶持一个占城国,海外有一处落脚点,收回大越国这一块中华故土,似乎很有必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