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王环教授都不知道的事情(求订阅) (第3/3页)
江湖,运行的模式,运转的最基本模式,其实很多人都不懂,或者说,可能是有的人,为了让他们不焦虑,不焦躁,因此不让他们明白。
王环教授,虽然是教授,虽然是自己云叔的妻子,可云叔,都没告诉她这一些…… 正如,王环教授在告诉自己时,还在犹豫,要不要把司青遭遇的事情,告诉给自己,就是希望,让自己不要在面临,知道司青身上发生的不公事情后,就显得绝望。 从而影响了心态。 但现在,方闲的确是被影响到了心态,这样的心态,是复杂的,是纠结的,也是综合的…… 无知,其实是一种福气。 能力不够之时,所认知的层面,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有可能你觉得你是在保护其他人的时候,其他人是在侧位地保护着你,只是你们认知的角度不一样。 所以说,每个人,不管在哪个阶段,所执着的是什么,其实都是个普通人。 而身为一个人,作为普通人,其实才是最基本的组成元素,没有所谓的风风烈烈…… 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选择自己所走的路,这就是普通人的一种抉择。 而能够有选择的,不被逼迫的,就算是自由人了―― 方闲瞬间豁然开朗。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现在的想法对不对,但是,现在摆在他面前的一切,都指向了这一点。 从客观的角度而言,所有人都很普通,每个人所能够承担的责任和扛得起的任务角度,都各有不同。 “我或许要懂点什么,也或许是懂了点什么。”方闲起身,突然这么说。 “人在成长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普通,然后发现别人普通,从而结束对他人脚步的追随,从而选择做一些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然后不为什么地去做。” “只是想做,敢做,所以去做……” 方闲当即又明悟了一点。 他在这时,好像又有些懵懵懂懂地明白了,当时杨弋风教授给他所说的,他所到的如意境界,不是真正的如意。 听起来云里雾里,看破但未说破。 但是或许,这就是如意。 不是被动地去面临困境,解决困难,不是给其他人兜底,在别人遇到了困难的时候,才去主动帮忙,为手术室里的病种来兜底。 更不是什么定海神针,也不是什么救命法门,而是拥有了如意级别的技能后,可以真正地想要做一点事,做一点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自己找准一个方向,可以轻而易举地去走这条路。 这就是如意,至少是如本意。 比如说方闲,现在可以做的事情,就有这么些。 第一,对毁损伤这个病种,这个比较新的病种,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和定义。 第二,在方闲与徐凤年教授,在对这个新的课题进行了“降级”处理后,那么他们研究的这个基础技能的组合模型,就可能会演变成专科技能,最后归类到医学会的‘毁损伤’这个病种里面去,成为专科基础技能或者专科技能。 第三,让更多的普通医生,也能够接触到看起来高端的事物,面临之前恐惧的病种,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却能够以自己的能力去解决。 而这,就是科研本来的意义,最纯正的意义,没有那么高大上。 医学不仅仅是治病救人的东西,也是一门教人治病救人的学科。 弄明白这一点,搞清楚这个方向。 方向瞬间觉得眼界和胸襟豁然开朗―― 方向也觉得,医学这座殿堂,不再高大上,而是对他打开了大门,里面的风景,让方闲可以隐隐窥探之时,更是为方闲指明了一条明路。 方闲还觉得,他还是得感谢自己的同学,司青姑娘,让他明白。 不仅是她司青姑娘,还是他方闲,还是他婶子王环,还是有可能的方云叔叔,以及周成师兄,其实都是医学殿堂某一个角落摸索的普通人,而不是高深莫测的教授,更不是完美医师。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他们又是教授,也是完美医师。 包括司青姑娘,在外人的角度,她不过是个寻常人眼里的姑娘,可在方闲的世界里,她在那一段时间来过,而且还带给了方闲青春懵懂的感觉。 她走了。 方闲觉得自己也该出发去手术室练习技能了。 去做课题。 去做个医生,顺便再做一个科研人员,或许还能再做一个老师。 让更多的普通人享受到更多的一些医学发展带来的便利,让一些普通的医师,能够不害怕一些看起来凶险的病种,让自己,变得不那么无知,再看看沿途的风景。 这就可算妙哉了! 视角通透,目的明确。 剩下的就只是去走了。 方闲是不怕走,也不怕消磨,更不怕焦躁的人…… 欢迎来到作者的医师世界,欢迎来到属于方闲的医学时代,欢迎各位书友,与方闲一起再次走进医学的殿堂。 从现在开始,各位书友的视角里,医学不是高大上的东西,就可能只是各位日常行为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 欢迎各位书友,来到大医学时代,其实说是大医学,不过就是纯粹的医学时代,从医生的视角,去解读治病救人这么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这个过程很轻松,一个相对很纯粹的过程,大家不必去理会什么高深莫测的理论,也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专科技能,随着边走边看则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