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7章 大树寨 (第4/4页)
兵马掉头,重新杀向大树寨。 号角声接连响起,那是唐军追击上来了,逼迫着吐蕃士卒们互相踩踏,留下大量伤亡。 “公主!” 伦若赞急得满头大汗,同时也难堪至极。他现在已经没办法面对自己笨拙的指挥了,只想着护送娜兰贞走,尽快结束这场噩梦。 然而,当蕃军重新再杀回大树寨,前方却已有唐军严阵以待。 ~~ “节帅亲自率援兵从大渡河北岸过来了,正在渡河;王天运、李晟等部,已绕到南面去堵截蕃军。” “好。” 薛白用千里镜扫向大渡河,发现王忠嗣的旗号虽然已在渡河,但带的兵马其实不算多。 仓促之间,也渡不了太多的士卒。 而蕃军虽然已方寸大乱,人数却多,便是站在那不动给唐军杀,两天两夜也未必杀得完。 正想着,王忠嗣已到了,雷厉风行地走到薛白身边,扫视着战场的形势。 “放开缺口,让蕃军突围。” “不知节帅何意?”薛白请教道。 王忠嗣道:“蕃军人多,后续还会有援兵。我方孤军深入,士卒饥劳。此时占据上风,可一旦战事僵持不下,于我军非好事,故而可围三阙一,放他们突围。” 薛白问道:“节帅就不怕他们赶到南诏报信?” “普通士卒,战败了,逃出战场了,跋山涉水到别国去报信吗?”王忠嗣指着蕃军的中军大旗,道:“擒贼先擒王,将他们的主帅除掉,旁人自不会再去南诏。” 薛白若有所悟,但还在思忖。 王忠嗣难得笑了笑,指着大树寨两边的高山,道:“我们先占据了高处,再放开围堵。蕃军自然会冲过大树寨,沿河逃窜。” 薛白道:“沿河两边走不了的,要不了多远就是临河的峭壁,所以大树寨的位置才重要。” “没路了好,将他们赶入大渡河。” “还有船?” 王忠嗣道:“且留些希望给他们,他们兵力多,不可逼到了死路。” “围三阙一,不仅是围城时可用,受教了。” 很快,唐军依着王忠嗣的命令行动起来。 薛白带人登上了东侧面的陡坡,准备好随时放箭、冲锋,以期给突围的蕃军造成大量的伤亡。 赵余粮则抱着他那柄笨重的火绳铳,架好,填装,准备点火。 薛白看着,也没说什么,这支火绳铳的组件几乎全是手工一点点打造的,既不能批量造,又不太好用,更多的意义还是在于实验,累积使用经验,寻找改良的办法。倒没想到,赵余粮能把这么麻烦的东西用得这么好。 周围的唐军却要笑话赵余粮,道:“有这许多磨叽工夫,我都射出去十箭了,你抱着这玩意一路,到底有甚用?” 赵余粮道:“可我不会射箭。” 同袍们皆是摇头,骂他没志气。但话都这么说了还能怎么办,反正不会射箭,有个东西杀敌,总比没有强。 “来了。” ~~ “突围!” 伦若赞不停喝令,终于,他保护着娜兰贞杀出了重围。 可惜,蕃军已经失去了据大树寨而守的时机,只能冲过大树寨的废墟,奔向大渡河。 绕过峡谷,有士卒往东、西方向奔去。 忽然,箭雨从头上洒落而下,留下一地尸体。 “杀啊!” 唐军声势大噪,从两侧杀将出来。蕃军不由大乱,人挤人地,把许多人挤进了大渡河中。无情的河水当即袭卷而来,将他们冲向下游。 惨叫声不绝于耳。 短短这会工夫,死于汹涌河水的人数,就比方才鏖战两个时辰的伤亡高出十倍不止。 伦若赞急得满头大汗,竟是根本不再管帅旗,亲自拥着娜兰贞便走。 “快走,保护公主。” “抢船。” 一名护卫举起盾牌挡着他们,脱离了帅旗,直奔大渡河边。 然而,停在那的几艘渡船就像是唐军留下吸引蕃军送命的陷阱,蕃军们为夺船自相残杀着。 “没有桨啊!”有人大呼道。 “噗。” 这人已绝望地倒在了船中。 “杀光他们!” 伦若赞赶到,发了狠,下令杀光周围的蕃军,终于是带着娜兰贞登上了一艘满是血泊的小船。 “没有桨!” “推船!” 不停有护卫倒下,鲜血流出,染红了大渡河。 在付出了无数条性命之后,好不容易,小船动了。 伦若赞眼看着河水开始推动小船,心情无比复杂,好在,他拼尽全力还是保护下了他的公主。 周围是地狱般的情形,唯有船上载着逃生的希望。 他看到娜兰贞脸色苍白,小嘴唇都没了血色,可怜兮兮地站在血泊之中,心疼不已。 “公主,你别怕,我会保护你,坐下……” “砰。” 突然其来的一声闷响。 伦若赞感到背上一痛,痛哼了一声,却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他还在想着也许就不去南诏了,他可以带走娜兰贞公主。 然而,他眼神里的神彩还是逐渐褪去,只能无力地坐下,用尽最后的力气看向娜兰贞。 “娜兰贞,我……我从小就……” 他眼前最后的画面,是娜兰贞美丽的脸庞,她探头过来看他了。 伦若赞感到一阵满足,终于没了声息。 娜兰贞看了看伦若赞,有些疑惑,最后让护卫把伦若赞的尸体翻了过来。 她蹲下身,检查了上面的伤口,眼神中露出震惊之色,看向了河岸,带着不服输的语气喃喃了一句。 “真这么厉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