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0章 眼光 (第2/4页)
r> 杨国忠本还想提一提他那个《游仙窟》的秘室,见圣人难得郑重,也不敢多言,缓缓退下。 事关相位,着实该慎重。 再一想今日御前奏对,他对自己的回答还算满意,虽没有什么卓越的建议,但至少是能符合圣人心意的。 待回到府中,他当即招过一众幕僚,迫不及待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我可能要拜相了……” ~~ 兴奋得一夜没能睡好,次日杨国忠起来,只见天色灰蒙蒙,窗外响着淋沥沥的雨声。 “每下一场雨,天就更热了啊。” 其实在他眼里,长安的夏天已经不算热了,川蜀可比长安热得多。 也不知宰相的任命什么时候能下来? 脑子里总念叨着此事,竟真让他盼来一份敕令。 杨国忠大喜过望,连忙更衣净手,往大堂听领,然而,待听得那圣谕,他却是惊得六神无主。 “什么?赴蜀?我怎么能赴蜀?” “国舅这是不想领旨吗?” 杨国忠顾不得大雨,连忙赶往兴庆宫请求觐见。 待到李隆基接见了他时,他已淋得浑身湿透,自发迹以来,他已许久未遭受过这等罪。 “陛下!” 杨国忠几步赶到丹墀前,拜倒在地,道:“陛下可是厌了臣,忽然遣臣入蜀。臣若不能侍奉在御前,臣……舍不得陛下。” 李隆基又惊讶又好笑,道:“起来说,来人,赐杨卿一件衣裳,莫着了凉。” “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好好好,那衣裳就不赐了。”李隆基莞尔道。 杨国忠欲哭无泪,被弄得不知如何是好啊。 李隆基这才道:“是右相举荐的你,他说的甚有道理,南诏不比小勃律国,并非除掉阁罗凤即可,需有重臣节制。” “右相这是要害我啊!”杨国忠顾不得其它,连忙道:“右相嫉妒臣得圣眷,臣若离了长安,必为之所害啊。” 他以往总听章仇兼琼说怕被李林甫所害,以为是章仇兼琼杞人忧天。但他不同,今日已真切感受到自身难保的危险。 李隆基见他狼狈模样,甚觉有趣,安抚道:“休得胡言,出将入相,你不去镇蜀,岂有入相的资格?” 杨国忠一愣,听出圣人真有让他拜相之意,心里又惶恐又惊喜。 旋即,李隆基竟真许下了承诺。 “杨卿且到川蜀处置南诏之事,等你回朝了,朕当任你为相。” 杨国忠张了张嘴,还想推拒一番。 但圣人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已不是他能推拒得了的。 ~~ “阿白你说,事情如何会闹成这般模样?” “许是你命里该有这桩功劳?”薛白随口应道。 “功劳?”杨国忠忧心忡忡,道:“我若离京去蜀,命都难保,还谈功劳?” 薛白手里正拿着一份名册在看,问道:“我卖阿兄一个消息,阿兄想不想听?” “你快说。” “安山想借着这次的机会迫害王忠嗣。”薛白道:“李林甫似已被他说服,想必要顺势除掉你。” “果然。”杨国忠问道:“你要劝我保王忠嗣?” “联手立功罢了。”薛白道:“圣命已出,还能抗旨不成?既然必须去,多忧虑无益,无非是将事情做好。” “谈何容易啊?” 杨国忠忧心忡忡,眉头皱得愈发深了。 他也知道自己手底下擅逢迎、会敛财的官吏多,但这等大事,还得靠薛白谋划,只好勉强挤出笑容,道:“既然是你我兄弟一同入蜀,还得阿白多为我费心神,万一……” 薛白摆手道:“我恐怕不能与阿兄一道了,李林甫被安禄山蛊惑,不愿升迁我。我迁了一转,在王忠嗣麾下任节度判官而已。” “以你的才干,岂可如此屈才?你且等数日,我已在为你谋官,倘若李林甫阻挠,我自有办法直达圣听。” 说得虽然爽快,杨国忠未必就看不出来这次的事情也有薛白在背后推手。 但他这种人只讲利益,计较这些没意思。利益不一致时随时翻脸没关系,但眼下大家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只管将这根绳索拉住。 没想到,薛白竟得寸进尺,问道:“说到此事,我想谋一任兵部职方员外郎,阿兄以为如何?” 杨国忠一愣,讶道:“连迁四转升为员外郎,你还想选?” “三转。”薛白道:“李林甫已给我迁了一转。” “我没与你闹。”杨国忠道:“你当朝廷官位是想有就有的,得看出不出阙。” “以阿兄的能耐,没办法让职方员外郎出阙吗?” “我真不行……” 薛白道:“兵部职方司主管地图、城隍、镇戍、烽候、兵道,以及蛮夷归化之事。我若任职方员外郎,可最大程度地了解形势,帮到阿兄。” 杨国忠眼珠转动,问道:“真帮我?” “我们已经在一条船上了。” ~~ 一场大雨之后,晴空万里,天气更热了一些。 皇城,尚书省,柳树梢头,有鸟儿在叫着,像是在迎接夏天。 六部便属于尚书省,又分为二十四司。 刚上任不久的兵部侍郎韦见素看过手里的公文,抬头看向眼前的职方郎中崔光远,道:“把职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