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7章 隐患 (第4/4页)
> ~~ “你今日不该来,万一让有心人想到,太池宴上是你带我逃脱的。” “放心吧,没人认为你去过承香殿。”谢阿蛮看向薛白,有些埋怨道:“谁不知你薛郎是正人君子,坐怀不乱呢。” 薛白听出了她的嘲讽之意,偏是泰然自若地谦逊道:“我只是自重罢了,不值一提。” “嘁。” 谢阿蛮又生气又好笑,瞪了他一眼,方才道:“不与你闹了我是奉了贵妃之命来的,让你再重排一次白蛇传,毕竟上一次还没演完呢。” “圣人不介意了?” “圣人岂能被一次刺杀吓到?” 薛白问的其实不是这个,而是问李隆基是否还介意他曾救杨玉环到了长生殿,共处了一夜。 但谢阿蛮既没领会,这话题也就作罢了。 “还有,我今日还是来警告你的。”谢阿蛮忽然脸一板,摆出严肃之色,道:“往后你少与范女再有往来,她既选择入了宫,便该恪守本分。你更不能失了臣节,也丢了贵妃对你的信任。否则等你们双双殒命,贵妃可不会再救你一次。” “此事本是误会,我往后一定保持警惕,不会再受那等诓骗。”薛白问道:“可有人还在查此事?” “没有,都过去了。圣人特意嘱咐高将军,不必查。贵妃还有最后一句话给你,只有四个字,‘绝缨之宴’。”谢阿蛮问道:“你明白是何意思吗?” 薛白若是不明白,她倒很愿意解释一番。 可惜,薛白能明白,说的是楚庄王宴群臣,夜深酒酣,忽然灯烛灭了,有人摸了楚庄王的美人,美人掐断了他的冠缨作记号,楚庄王却命令群臣全都掐断冠缨才肯点烛火,三年后楚晋交战,有楚将立下大功,正是当年摸了美人者。 “贵妃认为,圣人要效仿楚庄王?” “当然也知你是冤枉的。”谢阿蛮道:“圣人可是赞了你好几句。” 这话,薛白今日是第二次听了,既然两次听闻的内容都相同,想必,那位风流天子是真的既往不咎了。 ~~ 李林甫听了太池宴后续的进展,认为圣人只是暂时不追究。 他更敏锐地看出,此事与绝缨之宴有个大不同,圣人并没有像楚庄王一样令群臣尽绝缨,而是处死了那个状告的“美人”,认为这是诬告当事情没发生过。 换言之,圣人比楚庄王在意得多。 李林甫却没有与薛白直说,而是道:“也就是你一向有君子之风,本相才出手保了你一遭。往后你行事自小心些,再出这等纰漏,没人能救你。” 站在一旁的李腾空听了,瞥了薛白一眼,暗道他可没什么君子之风,又是搂又是抱的,最后却当众自诩君子,着实是不要脸。 薛白随口道:“右相英明,力挽狂澜,真定海神针也。” 李林甫明知他是敷衍,想到自己当时在御宴上的表现,却还是难掩心中得意。 再一想,薛白以故事里那“定海神针”做比喻,这神针最后却成了猴子的武器,实在让人不快。 眼下不是在这些细枝末节上争吵的时候,他拍了拍膝盖,道:“张垍若不除,必有后患啊……” 又来了。 索斗鸡到了这重病之际,还是死性不改,一心只知争斗。 薛白却不认为有必要现在除掉张垍,反而觉得朝堂上多些不同的声音没有坏处。 不过,李林甫既未以诚相待,他也懒得与李林甫多说,只道:“那我们想想办法。” “嗯。” “说南诏之事吧。”薛白道:“我造了一些军器,举荐了一些人才给王忠嗣,右相可愿一道看看?” “递来便是,本相一观。” “军器不好递,需三日后,请右相到城外点将台观看。” 李林甫近日疲乏不已,摆了摆手,淡淡道:“十郎,你到时代为父一观。” “喏。” “去吧。” 李林甫不等发病,感到有些累了,便将他们打发走。 “对了。”薛白道:“郡主嫁安庆宗一事,可还未有头绪。” “你如何考虑的?” 薛白道:“若要封郡主,让皇帝之女,吉安县主是圣人最喜爱的侄女……” “咳咳咳。” 李林甫咳了几下,摆了摆手,道:“吉安县主大了安庆宗一轮。” 薛白闹了笑话,只好承认道:“我对宗室不太了解,只知圣人最偏爱侄女。” “十郎,你去把所有可能封郡主的县主、宗室女列出来,给薛白看看。” “喏。” 如此,薛白才与李岫回到外书房。 李岫再拉了拉挂着铃铛的绳索,招过那哑奴,打了几个手势。 薛白似不经意地目光瞥去,以他最近学到的粗浅的哑语,看得出,他说的是“把皇家宗室名录调出来”。 那哑奴比了几个手势,该是说“需要右十三库的钥匙”之类。 过了一会,案牍调来。 众人翻阅,薛白便留意到汝阳王李琎的一些资料也在其中。 而在纸页一翻而过的瞬间,他眯了眯眼,看到那陈旧的纸面上“开元二十五年宗正少卿”这句话有被划了一横。 可见,李林甫多少是知晓当年之事的…… ~~ 很奇怪,薛白近来一坐在右相府的书房就觉得安心。 他如今要办的事也很清晰了,在官面上,再给王忠嗣一些军器,助其打好南诏一战;在暗地里,借着难得的机会查一查三庶人案的详情。 但他隐隐也有些不安,感到有些危险没有过去,只是被掩藏起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