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满月宴 (第3/4页)
他也该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 “我可是右相一手提携的人。”哥舒翰道:“今日东宫办满月宴,你不去。反倒跑到我这里来,你到底站在哪边?” “我站在大唐社稷这边,只与以国事为重的忠臣来往,不论他是东宫还是右相的人。” 薛白既不在乎东宫,也不惧怕右相,因此显得格外坦荡。 哥舒翰深深看了他一会,道:“你该到我幕府里任事,要破吐蕃,就该有这种无所顾忌的锐气。” 说罢,他举起酒一杯饮尽,十分畅快。 薛白道:“我刚迁为监察御史,只好谢绝将军美意了。” “说到御史,右相打算加我为御史大夫。”哥舒翰道,“虽说只是个寄禄官,但名义上,你们都是我手下的官。” “是。” “我有话直说,你们的弹劾都停下,再敢与右相作对,休怪我翻脸无情。” 说到最后一句,他语气虽没有任何变化,但话音里却莫名迸出杀意来。 薛白道:“岂是与右相作对,以国事为重罢了。” 颜真卿道:“将军也知,我在陇右弹劾官吏,绝未掺杂私心。如今到了长安亦然,所弹劾之官员,皆为民生大事。” “但我掺杂了私心。”哥舒翰直率地承认道:“右相于我有恩,我这人恩必报、债必偿,这趟回长安,必须为他处理好麻烦。” 说着,他指了指薛白,道:“你就是右相的麻烦。” 薛白摇头道:“右相的麻烦不在于我,而在于他任相以来嫉贤妒能、排除异己,他没能解决大唐的问题,反而埋下更多隐患,使天下人怨声载道,如今他老了,显出软弱了,如何会没有麻烦?” “我不管这些。”哥舒翰道,“我只管依右相所言,你若不识相,旁人对付不了你,我能。” 他当然能,他今年在边境立了大功,使圣人龙颜大悦,哪怕派人杀了薛白,受到的惩罚也要比旁人轻得多。 这个御史大夫虽然是挂着虚职,但仅凭威压,就能在离京之前让御史台重归李林甫掌控。 即便颜真卿、薛白不怕他,但包括杨国忠在内的其他御史也必然要给哥舒翰一个面子。 “此事就这般说定了。”哥舒翰颇为霸道,以公卿之尊拿起酒杯敬酒,又是一饮而尽,道:“谁再找右相麻烦,我就找谁麻烦。” ~~ 与此同时,右相府。 见过了哥舒翰之后,李林甫终于稍微放松了些。 这些年因嫉贤妒能打压了很多的心腹,好在那些不能威胁到他相位的胡人边镇没有受影响。而他任相十六年,所积累的人脉、地位,在朝堂上还没有任何人能与他相比。 “看懂了吗?”他向李岫缓缓问道。 “孩儿今日才明白,阿爷举荐哥舒翰为御史大夫,实深思熟虑、目光长远。”李岫道,“圣人喜哥舒功劳,有意使之成为上卿,因此,无人可阻止此事。而御史台乃咽喉,至关重要,哥舒虽是武人,却能为阿爷镇住那些御史,局面便可挽回了。” 李林甫听了,没有显出喜色,反而道:“为父出面,自可迎刃而解。但你呢?难道要一辈子蜷缩在为父的羽翼之下吗?” “孩儿……惭愧。”李岫道:“孩儿会学阿爷,寻找如哥舒翰、阿布思、安禄山一样,忠诚能干的微末官员,施恩、提携,待羽翼丰满,方好护佑家族。” “如今才明白,但愿不会太晚吧。”李林甫叹道。 李岫低下头,面露苦色。 不是他明白得太晚,三年多以前,他就明白这道理,所以极力主张嫁meimei于薛白。若成,薛白又何尝不是他的哥舒翰、安禄山?
分明就是他阿爷执迷不悟,到现在才肯承认渐渐老了。 李林甫心中大约也清楚,因为他接着也想到了薛白,吩咐道:“召罗希奭来。” 不多时,罗希奭到了,恭恭敬敬行了礼。 “本相吩咐你办的事,有眉目了吗?” “有。”罗希奭应道:“下官仔细查了颜真卿办的几桩大案,发现了不少疑点。” 他是有备而来,从袖子里拿出了几份卷宗交上去。 “朔方县令郑延祚三十年不葬母之案,十分可疑,岂有人三十年不葬母?”罗希奭道,“下官使人去问了郑延祚,得知真相,此事乃颜真卿向他索贿不成,行构害之实。郑延祚之母三十年前早已走丢了,他是好心把一个老妇安置在僧舍,给了银钱,让僧人照料。后来这老妇过世,以讹传讹……” 李林甫懒得听,问道:“有证据吗?” “有!” 罗希奭大声且爽快地应了,道:“郑延祚三兄弟,以前僧舍老僧都是人证。” 李岫问道:“有物证吗?” 罗希奭道:“此案关键不在于物证,在于哥舒将军,听说郑延祚曾经想给颜真卿一点教训,是哥舒将军麾下有将士从中阻挠……” “本相会问哥舒翰。”李林甫淡淡道:“不够。” “还有一案,更能对付颜真卿。”罗希奭道:“颜真卿构陷金吾将军李延业,称其私下宴请吐蕃,且车驾逾矩。但这件案子反而是颜真卿没有证据,李延业常伴圣人左右,深得信任,圣人没有听凭颜真卿的一面之词就下定论,已命大理寺详查。” 这些事,李林甫都知道,只看罗希奭有什么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