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假道伐虢 (第3/4页)
,他年纪大了,若流放三千里如何还能回来啊? “你糊涂啊。”吕令皓扶起郭憬,痛心疾首道:“你阿爷以权谋私的证据都被薛白捉到了,他能有那般好心放了你阿爷吗?为的就是让你来求情,他好顺藤摸瓜,拿住郭家更多把柄啊! 郭憬一愣,面对县令这样诚挚的说辞,不知怎么办才好。 简单而言,就是不帮忙。 等郭憬无可奈何地告辞,反而是吕令皓的幕僚元义衡提醒道:“明府,郭录事毕竟辅佐明府多年,若见死不救,是否失了人心?” “这明显是薛白拖本县下水的诡计,更何况,郭家失了势,郭涣丢了职,还要他的人心有何用? 吕令皓作为主官,最好的策略就是以静制动,见元义衡如此相劝,不由狐疑地看了他一眼。 元义衡见了这目光,不由心下一凛,不敢再多言。 这日,吕令皓没有去见郭涣,而是特意邀薛白来详谈,打算把他变成下一个郭涣。 “哈哈哈,薛郎来了,坐。近来有传闻说,薛郎拿下郭涣是为了与本县争权,但本县从来不信这些。本县相信薛郎所为,乃秉公断案,正大唐法纪,清查隐田,解百姓困厄。 见面便是这样一番安抚,稍稍展现了主官的风度,吕令皓又问道:“还有,薛郎是宰相之材,志不在偃师,接连立下大功,升迁可有眉目了?” 薛白问道:“还得请县令提携,不是吗?” 吕令皓心中讥嘲,暗道右相如此讨厌你这竖子,如何会容你升迁? 他表现得却是非常亲切,笑道:“本县确已致书于长安,据爱婿所言,万年县尉便要出阙了,他会为你谋划。不过薛郎也该在此事上更尽心才是。” 如此示好,他几乎就差直说了——为了夺权也好、立功也罢,薛白你动了郭涣就算了,但别惹本县,彼此维持和睦直到你升官。 薛白也没有理由再不答应。若为个人前程,他在偃师已经做得够多了。若继续下去连官长都对付,过犹不及,反而要被官场排斥。 又过了三天,郭涣才得以赎刑出狱。 换作从前,他绝对想不到有朝一日会连一千贯都拿不出来。 更让他无法相信的是,偃师县没有一家高门大户愿意拿出钱来为他赎刑。须知他在县署为吏的二十年间,一直尽心尽力为他们谋事。 隐田不是只有郭家一家有,各家所占隐田比郭家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因为他郭涣在县署做事,每年租税交的还是最多的。 结果出了事唯他一家来担,这也就罢了,他遇到薛白这种不讲理的,只能自认倒 然而,各家却是背信弃义,瓜分郭家的田地,连一千贯的赎刑钱都不肯出。 出狱这日,唯有赵六牵着一头骡子在县署门外等郭涣,递了被荷叶包着的胡饼给他。 “郭录事,你在县城的宅子被卖了,该是要回镇上,路远,骑这头骡子吧。” “县尉让你来的,收买人心? “不是。”赵六道:“我阿爷过世时,是郭录事你作主,让我到县署做事。好歹有份月俸,我阿娘才没饿死。” “唉。”郭渙长叹一声,喃喃道:“我老了,眼力不如你们年轻人喽。” “郭录事不算老,还有从头再来的机会。”赵六道:“这是县尉说过的。” 郭涣眯了眯眼,犹觉薛白可恨,却也提不起心气了…..... 到了回郭镇,气氛与往昔大不相同,本宅的积蓄没有了,族人们显得紧张兮兮,还有不少人对着他指指点点。 隐隐地,他们说的是“都怪他得罪了县尉”之类。
“十三嫂,不是我得罪县尉,人家就是冲着我们的隐田.….” 郭涣想要解释,才开口,众人已经嫌恶地避过了他。 他愣了好一会,想到这些年族里大事小事,谁没有拜托过他,当时常听就是“数你最有本事,在县署掌权,嫂子也知道欠你太多了”。 人情翻覆,翻覆之前谁都想不到会是这样,或是想到了也难信。 “大伯呢? 反而是主院的奴婢愿意搭理他,应道:“家主在书房。” 郭涣脚步沉重,到了书房,他推门进去,只见郭太公坐在那,老态龙钟像是马上要枯萎了,但还活着。 老人大概是不放心就此撒手人寰,希望亲自带着家族度过这场劫难。 郭涣再抬头一看,摆在桌案上的那块玛瑙香炉已经不见了,那是郭太公最喜欢的一个物件,价值不菲。 “阿伯,侄儿对不住你!”郭涣哭着便跪倒在地。 郭太公原本还好,听得哭声,悲从中来,再次失魂落魄。 “一无所有了…….郭家除了这空屋,一无所有了。” “阿伯,侄儿去杀了薛白,再以死谢族人!” 郭太公招了招手,让郭涣到近前来,缓缓道:“意气用事,不行的。你回来之前,有人来见过我。 “谁? “事已至此,你得分清,哪些人想对你剥皮拆骨,分清谁能给你机会。” 说到这里,郭太公自己都觉得不甘心,泪水流下,流进深邃的皱纹里。 “郭家的危险还没有过去,兽群里,若有一只野兽倒下了,是要被别的野兽吃掉的。 郭涣愣了一下,觉得这些话的语态有些耳熟,他不久前才听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