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谁负责 (第3/3页)
貌来多争取。
“实话与薛郎说,我昨夜一见张家小娘子……说来惭愧,一见钟情,可否请薛郎带我前去拜会一二? 薛白知道会有人赶着献殷勤,倒没想到有如此殷勤,摇摇手道:“我今日还有庶务,不宜去见张小娘子。 “庶务?眼下还何有庶务?”宋励愣了愣,“若是要去催税,这点缺额我来捐助便宋勉连忙拉了兄弟一下,让他不可太过张扬。 薛白笑了笑,道:“若不去催税,我想到迎仙门码头看看,听闻张小娘子是在那里被掳的。 宋励忙道:“我陪薛郎去。” 于是,宋勉自去安排捐助事宜,宋励则陪着薛白去码头。 才出门,恰见寿安尉崔祐甫往这边走来。 双方执礼,薛白问道:“崔县尉还未回辖境?” “县里无甚庶务,不如留下与薛郎一起探查此案。” “崔兄不害怕多担罪责?” “若什么都不做,自然就没有罪责。”崔祐甫笑道,“但我们为官一任,岂可尸位素餐。” 薛白遂明白崔祐甫的立场,点了点头。 无非是等这案子查下去,也给这寿安县尉一个试着掌实权的机会。 总之,当着宋励这蠢材的面,两人几句话之间,已达成了共识。 宋励知道薛白是有婚约的,一路上便盯着崔祐甫上下打量,暗想这世家子不知成亲了没有,如此上心,一定也是看上张家小娘子了。 从南门到洛水之间虽无城墙,却也是民居林立。南来北往的商贾,码头上的力役、漕夫,大多都是住城外。 崔祐甫看着繁华的码头,问道:“薛郎已有线索了?” “那船夫是故意劫走张家小娘子的。”薛白道:“之后在此停泊,带她进了县城。” “故意的? 宋励听了,不由暗道偃师县内还有人想攀龙附凤,莫非与高崇有关 薛白四下看了一会儿,走向津署,户曹主事孙垣正在里面清点津税。 “难得见到孙主事。” “是县尉来了?不知有何事与户曹相干?” “孙主事昨日可有见到人贩掠卖张家小娘子?” “县尉这是何意? 查案。 “查案。” 孙垣摇头道:“小人什么都没有看到。” “他们常年掠卖良人来往漕河之上,孙主事一点迹象都未察觉?” “县尉到底是何意? 薛白很有耐心,同一个问题回答了两次,道:“放心,不会为难你,把关津文书、津税账簿交出来查一查便知。” “县尉只怕没有权……. 薛崭一听,直接上前。 柴狗儿竟也上前向孙垣赔笑道:“孙主事多多包涵吧,是县令让县尉查案,总得把掳人前后查清。” “与他解释许多。”薛崭叱了一句,推开孙垣。 他其实清楚,就是孙垣的侄子骂薛白是狗。 忽然, “薛县尉。” 众人往洛河方向看去,许多汉子从一艘大船中鱼贯而出。 为首的一人三十旬岁,身材高阔,披着一件华丽的毛皮大警,里面穿的却是麻布破衣。腰间挂着一把短刀,腰带上还插着一把匕首。 他往薛白这边走来,一路上,不论是漕工、路人、吏员,纷纷行礼。 “渠帅。” “渠帅。” “渠帅.…. 崔祐甫见此情形,不由笑了笑,他是世家子,真心看不上这种俗气的架势,向薛白道:“这无赖比我们两个县尉还威风。” 下一刻,他们已被漕工们围在中间。 “小人见过薛县尉。 李三儿比薛白预想中显得要谦卑得多,说话时脸上带着一股和气生财的笑容,却没掩住眼神里的狠劲。 他说话时,上前按住薛崭的手。 “不动这些,就当与小人交个朋友,可好?” 薛白留意到,李三儿的食指断了一截,是旧伤,这种情况握力是不足的,还能当上渠帅,可见是有些狠劲。 “县署办事,没有因为‘交朋友’就停下的道理。”薛白以公事公办的态度道。 说罢,他示意薛崭带着文书走。 姜亥则上前,与李三儿对视着,眼神中带着挑衅的意味。 “县尉,太不给小人面子了吧?”李三儿笑道,一只手已按到了腰间的短刀上。 “县署办事,不讲面子。 李三儿眼看着薛白坚持带着文书离开,按在短刀上的手却没动。 他大可砍杀上去,但眼下他还是草民,没有县丞收尾,轻举妄动与造反无异。无非是想凭气势吓住薛白,但没想到对方根本不吃这一套。 李三儿也不觉得失面子,朗声道:“县尉行事,与我平生最敬仰的一个人很像。” “是吗? “他也是贱奴出身,但志向远大。县尉若见到他,该与他成为朋友。” 薛白这才停下脚步,招了招手,让李三儿上前几步,问道:“昨夜之事,可与你有关? “没有,小人才回偃师,长安城的公卿小人也不认识。” “好,那提醒你一句,长安城的公卿需要一个交代,若不拿出郭万金来交代,你觉得…….该祭出谁? “县尉不爽利,离间的手段太过下三滥。” “言尽于此。 “好,来日方长。” 李三儿识得几个字,会些成语,说话时笑着,确有几分小吏的文雅。 他挥手让漕工们让开道路,任薛白离开。就算要动手,也不会在这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 可惜今日威慑不成,他心里反倒是留下了一点儿阴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