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9章 华清宫 (第3/3页)
lass='gcontent2'> 薛白虽不觉辛苦,但真的很忙。 次日得到消息,华清宫中派人来召他了,他遂匆匆赶回官舍。 “太乐丞,戏本可改好了,贵妃召你入宫觐见,今日圣人也要看看你的戏本。” 谢阿蛮进了屋中一看,只见桌案上还摆着一个包袱,打开来一看,见里面是三套戏服,不由好生奇怪。 “你哪拿来的?分明见你来时只有一个小包袱。” “托裁缝带的。” 薛白轻描淡写,拿了戏本,道:“走吧。” 谢阿蛮吸了吸鼻子,狐疑道:“你身上好香啊。” 薛白低头淡淡看了她一眼,目光似在责问她为何乱闻,倒是让她觉得有些惭愧,遂老实在前引路。 华清宫“背骊面渭”,坐南朝北。 宫城有四道宫门,北面的津阳门是宫城正门。宫城外有两殿、两馆供大臣议事之用。 薛白随着谢阿蛮过了津阳门,才算真正进了宫城。 他对于这座壮丽的皇家宫苑却没有多大敬畏感,迅速看了几眼,打量着地势。 前世他曾来过这里,算是来学习的……曾有一个光头住在这里,被兵变吓得往骊山上跑,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被人活捉了。 因此事,薛白不由想,假如,李亨或者陈玄礼或者旁的谁,在这华清宫兵变了,李隆基该往何处跑? 光阴荏苒,华清宫的建筑,他已经完全认不出了,印象里有梨园、环园、有碑刻,以及一座杨玉环雕像,这些一概没有看到。 “西面那是七圣殿,供奉了七位先皇的。”谢阿蛮低声道。 薛白眼神有些疑惑,因大唐开国以来,自李渊以降,包括武则天,只有六位先皇。 还有老君。”谢阿蛮读懂了他的疑惑,抬手一引,“我们到东面的瑶光殿。” 瑶光殿附近已经在搭戏台了。 梨园弟子们对薛白十分熟悉,见了他便纷纷行礼。 此时圣人与贵妃还未到,李龟年正与几位负责搭台的供奉在说话,见了薛白便询问他对舞台的意见。 薛白略略沉吟,忽然灵光一动。 “有湖吗?” “湖? “小池也可以。”薛白道:“这一出戏写的是西湖故事,自该在湖边排戏。 李龟年有些震惊,犹豫着,又有些期待,问道:“薛郎之意是……..用湖水作戏台? “不错。 薛白转头一看,只见宫墙便在不远处,上有望楼。 他遂向李龟年问道:“我可否到宫墙上看一眼,在何处搭戏台合适? 李龟年是纯粹的乐师,当即道:“我领薛郎过去。” 宫城守卫倒也不禁乐师登墙头,薛白遂迎风站上望楼,眺目望过去,隐隐见西面似乎有池,或适合排戏。 他收回目光,放眼华清宫,隔着重重殿宇,看得不甚清晰,但整个宫城的格局没有太大的改变。 因为汤池的位置没有改变。 宫苑深处,那些大大小小的殿宇里面,藏的必然就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汤池。 因为那个雕像,他印象很深,杨贵妃的海棠汤其实只是很小的一个汤池,远不及李隆基的御汤九龙殿大。那么通过殿宇,他几乎就能分辨出海棠汤在何处、御汤在何处。 宫了解。 薛白迅速收回目光,唤李龟年一起下了宫墙,认真地讨论起戏台一事。 他心里却在想,自己对华清宫的地势很熟。 只怕一般的宫城禁卫也只对巡防区域熟悉而已,还不如他对整个华清若能坐到储君之位,只要有声望,手里再有两百精兵,趁着李隆基在沐浴,他便敢冒险让这大唐社稷变天……莫名其妙地,他脑子里总有这种想法。 之后薛白清醒过来,自问想这些有何用? 好比在路上捡到一块石砖就想建一座宫殿,相比于储君之位、臣民仰望、两百精兵,知道御汤在何处是兵变中最不重要的一个条件。 这大概是个无用的知识.. 正此时,御驾到了。 李隆基穿的是一袭薄绸长袍,显得十分清凉,也尽彰风流天子的潇洒。 杨玉环则是一身红色宫装,外罩一层轻纱,头上梳着堕马髻,青丝柔顺。 只不经意的一瞥之间,薛白收回目光,脑海里浮现起那个由墨玉砌成的海棠汤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