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1章 手段 (第2/3页)
臣。” “学生明白了。” “这是后话,你先求自保吧。” 有胡笳声响起,那是岑参在吹奏。 岑参感怀天宝官场上还有颜真卿这样清正的官员,赋诗《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相送。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歌声一扫离别时的忧怨,使气氛突然壮阔起来。 颜真卿便在这样的歌声中告别妻儿,翻身上马。 待到他的背影消失在天迹,众人抬头看去,只看得到绵延的秦山。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我这两日也得走了。 岑参放下胡笳,向薛白苦笑,道:“我得随几位判官一道出发往安西,行程本定在下个月。如今看来,却是看不了曲江宴上你排的戏剧了。” “无妨,往后还有机会看。” 岑参压低声音,附到薛白耳边,小声道:“我已安排妥当,你若出变故,往我家中寻我老仆,他会带你到安西来见我……” “好,多谢。” “你我之间谈什么谢不谢的。”岑参爽朗而笑。 再一转眼,已过了两日,同样的地方,同样的笑容,岑参挥挥手说的已是“诸位留步”。 “岑二十七,一路顺遂,到了安西一定要建功立业!”杜五郎高声喊道。 “哈哈哈,借五郎吉言了。”岑参翻身上马,“高三十五,送我一首诗!” “好! 高适说写诗就写诗,接过酒囊饮了一口,有些羡慕地看着岑参的马匹行囊,开口吟诵。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岑参大为满意,连连呼高适是知己,不必说离别悲愁,要的就是这慷慨昂扬。 大唐男儿往边塞建功,有何好悲愁的 “薛郎,到你了。 薛白先是摇头,沉吟,不情不愿地道:“风卷白草折,八月即飞雪。” 呸! 岑参道:“情景都不对,不愿赠我送别诗你就直说。” “那我就不愿。” “好吧,那我来! 又是一首长诗,岑参与高适皆是诗风雄健。 马蹄声远去,天地复归寂静,唯有岑参的诗还在回荡。 “望君仰青冥,短翮难可翔。” “苍然西郊道,握手何慨慷。” 宣阳坊,薛宅侧院。 商议如何围攻礼部时,大堂上还十分热闹,这才没过几天,人已少了许多。 “都走了啊。 杜五郎好生惆怅,喃喃道:“想当年我闹“野无遗贤’案时,哥奴也没这么快反应“哥奴不过一个jianian相,如今朝中各部官员却有九成都是世家子弟,每人出一份力,便能将我们都调出长安。” 一个名为乔琳的士子以浑不吝的态度笑道:“那我也要有官位,他才能调走我啊。” 乔琳出身贫寒,是已经汉化的匈奴后裔,为人生性不羁,说话戏谑,却非常勤奋好学,很小就懂得攀权附贵,借名门子弟的书籍集注来看。 他今科落第,跟着薛白闹事,因才干出众,短短几天内已成了这些寒门举子中的骨干。 玩笑归玩笑,他却是最知道那些把持科场的世家手段厉害,话锋一转,道:“当然,能够读书识字,谁家中没有亲朋好友任了一官半职?不过是眼下还未对付到我们这些微末之人罢了,早晚都是要被连敲带打的。” 语气里,对这“连敲带打”带着些盼望之意。 杜五郎不太喜欢不琳,因感觉得出来,乔琳想要的不是打开寒门子弟科举的通道,而是希望借着闹事被世家招揽过去。 那又怎么样?”杜五郎道:“左相就把我阿爷喊过去叱骂了一顿,要给我一个教训,但我就不怕。 “五郎出身京兆杜氏,自是不怕的。” 乔琳说着,转头看向薛白,带着些好奇的语气问道:“薛郎,世家势大,何不请圣裁?” “圣裁? “是。”乔琳道:“仅凭我们的力量,对付世家如虬蜉撼树,唯有直达圣听,此事才有转圜。但不知为何,时过多日薛郎依旧没有反应?” “我无颜面君啊。”薛白摇头道。 “哈?”乔琳说话素来尖酸,问道:“我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