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0章 献三策 (第3/3页)
gc2' class='gcontent2'> 封国? 故步自封吗? 此言,确实大逆不道。 中原未定,诸国林立,大争之世。 久守必失! 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即便小民百姓也知道,故步自封是取死之道! 然而,范离却几乎立刻明白,胡宗宪【封国策】的想法。 “臣的意思……” 胡宗宪毕竟是侍奉嘉靖帝那种奇葩君王几十年,早已习惯被帝王用最恶毒的心思揣测,侍奉君主永远抱着如履薄冰的心情。 “胡爱卿不必忌讳。” “在大晋,凡是为国谏言者,皆言之无罪。” “此条,朕将写入《大晋律》。” 胡宗宪老脸涨红,是兴奋,也是感动! “是!” “臣以为,大晋初立国,根基未稳。” “若能封国十年,以前汉遗民为根基,养民、养士、养兵。” “凭陛下之英明,群臣之忠诚贤达,十年后大晋重新开国,可与天下争!” …… ………… 大明,西苑,谨身精舍。 一个人跪在殿外御阶下,是万历太子。 一颗人头放在旁边,是大明国师蓝道行。 谨身精舍内,嘉靖帝闭目,盘膝打坐,运行周天。 昼夜变幻,日月交替。 嘉靖帝就这么仍由万历跪在殿外,不知不觉竟是十天! 国师蓝道行那颗人头,甚至开始散发阵阵恶臭。 万历太子一动不动,跪着仿佛一尊石雕。 十天,风吹雨打。 堂堂大明太子之尊,此刻已形同乞丐。 终于,一名老太监从谨身精舍内走出,来到万历太子面前。 “陛下有旨,宣夏帝姒桀觐见。” 宣旨结束,万历太子却仍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老太监仔细端详万历的表情,见他神情漠然,仿佛刚才嘉靖帝的圣旨与他没有半毛钱关系? “老奴刚才代陛下宣旨,您都听清楚了吗?” “听见了。” 万历开口,声音嘶哑,像风从朽木缝隙中穿过。 “那您还不进去?”老太监又问道。 万历摇摇头。 “陛下宣的是夏帝姒桀,不是儿臣。” 老太监不再说话。 他对万历太子深深一礼,便转身步入谨身精舍。 一个时辰后,老太监去而复返。 “太子,陛下宣您进去。” “儿臣遵旨。” 万历太子对着谨身精舍三跪九叩,然后提起蓝道行的人头,走了进去。 殿内,檀香袅袅。 一层薄纱帷幕后面,偶尔传来翻书声。 “儿臣……” 万历太子正要跪拜,却听一声罄响。 万历僵住不动。 他知道,这是嘉靖帝不许他跪的意思。 薄纱帷幕后面,传来嘉靖帝非仙非凡的缥缈声音: “朕让你审案,你怎么直接把人给杀了?” 万历听得心头一松。 这话虽有责问之意,却是长辈对晚辈的。 看样子,血浓于水,嘉靖帝仍承认自己的大明太子身份。 “儿臣杀蓝道行……只为明志。” 撒谎,是蠢人的可笑伎俩。 尤其是对聪明人撒谎时,显得格外愚蠢。 说实话,用实话掩盖自己真正目的,即不欺售欺,这才是高明手段。 所以,万历坦率承认,自己杀人是为了避嫌。 “哈哈哈哈……” 嘉靖帝在笑,但笑声中却听不出情绪。 只是笑完之后,他又问道:“朕如何信你,将来不会颠覆大明江山、不会复辟大夏王朝?” 万历闻言,立刻跪了下来。 他连连叩拜! “陛下乃大明除太祖外最英明神武的皇帝,在陛下这一代,大明必然能一统天下!” “天下归心,黎民百姓只知大明,如何会支持一万年前就灭亡的大夏?” “儿臣纵然愚钝,也知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岂敢逆天而为?” “陛下若有疑虑,儿臣愿退东宫位让贤,只做朱家一寻常宗人!” 咚咚咚! 万历太子不用灵气护身,头撞在地砖上,立刻血流如注。 “好啦!” 嘉靖帝挥动袖袍,一缕灵气将万历太子托起。 “身为大明太子,竟如此不自珍自爱?” “把脑袋磕坏了,谁替朕领兵打仗、收服云州失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