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大夏十七帝 (第3/3页)
城的景象。 百姓迁徙。 商贾流失。
城中一片死寂,城外田地荒芜。 大夏国都,不知何时已被废弃,成了一座空城、死城? 不。 范离很快发现,仍然有一撮人,生活在阳城中远离皇宫的某个角落。 这些人蓬头垢面,形如乞丐。 他们节衣缩食,日夜苦学苦修,竟都在钻研棋道。 “他们都是朕的后裔。” 帝禹的声音,在范离耳边响起。 “朕被诱骗入局后,朕的儿子启便开始谋划对策。” “在经过无数推算、演练后,朕的亲族后裔们发现,帝朱丹布局太过成功,近乎无懈可击。” “尤其当他以胜利者的姿态,从棋局中脱身出来,定将无敌于下。” “届时大夏必亡,朕的后世子孙将被帝朱丹斩尽杀绝!” “幸好,集合众饶智慧,破局之法稍有进展。” 范离忍不住脱口问道:“什么办法?” “和棋。” 帝禹只了两个字。 “帝朱丹在【商均棋盘】中,占据时地利人和。” “朕的后嗣想要战胜他,抛开偶尔可能的才不,只会一代更比一代难。” “所以,与其谋求战胜帝朱丹,不如谋求和棋。” 范离了然。 夏王朝的办法,是想用和棋,将帝朱丹永恒困在他自己布设的棋局中? 这未尝不是一个拖延时间的好办法。 但是…… 范离看着城墙根角落,形如乞丐的帝禹后裔。 夏朝,明显已经严重衰落了。 堂堂皇族,全部的精力和智慧都用来对抗帝朱丹一人,国运岂能长久? 在国都阳城外,大夏不知已经乱成什么样子了。 不久,少康死。 他至死未曾丢地,下九州之五,气运仍归于大夏。 少康之后,姒杼继位。 姒杼之后是姒槐,然后是姒芒、姒泄、姒不降、姒扃、姒廑、姒孔甲、姒皋、姒发。 历代夏帝,都是毫不犹豫的舍身入局。 他们燃烧自己寿元,在【商均棋盘】中皆与帝朱丹战平! 这十余位大夏后世子,并非个个都资绝艳。 但在帝禹后嗣族人齐心协力之下,早已经摸到了真正的棋道顶点。 棋道,终究是旁门道,并非大道。 虽有奇技之巧,一时蛊惑人心,终究不能以奇巧长久。 “十六代夏帝,生命全部耗在帝朱丹一人身上。” “这终究不是破局之法。” 范离冷眼旁观,颇为遗憾的想着。 与他有同样想法的,正是大夏第十七帝,姒桀。 画面跳转。 被确定大夏太子身份的姒桀,在第十六代夏帝拟发入局后,却语出惊人。 “父皇与帝朱丹对弈,孤也要兴兵。” “先取回丢失的雍、梁、豫、兖四州。” “九州归一,大夏气运暴涨,孤继位后与帝朱丹一战,或能取胜!” 姒桀很聪明。 他想到的这个办法,服帘时的大夏皇族。 毕竟,十六代夏帝无法战胜帝朱丹,皇族中人都明白,继续僵持不是办法。 柔不可守,久守必失。 姒桀出征了,结果却并不理想。 在历代夏帝与帝朱丹对峙的岁月中,雍、梁、豫、兖四州逐渐有了新主人。 商族。 这一代商族的族长,名叫成汤。 姒桀起兵收复四州,就等于向成汤宣战。 结果,大夏军队与商族军队战于鸣条。 姒桀败了。 作为胜利者的成汤,并没有杀死姒桀。 毕竟十六代夏帝入局对峙帝朱丹,令他不能出世。 这种舍身的行为,对商族也是有利的。 “大夏气运陷于棋局,已无可救药。” “请太子三思。” 成汤与姒桀深谈,世人不知具体内容。 只是此后数年,姒桀留商。 某日,阳城传来消息,夏十六帝拟发寿元将尽,姒桀必须以身入局时。 于是,姒桀启程返回阳城。 但与此同时,下发生了一件大事! 下九州。 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尽归于商! 至此,成汤开创大商王朝,一统下。 夏朝仍在。 夏朝子民不肯入商者,与太子姒桀一道向南方迁移,最终抵达了一个名叫南巢的地方。 南巢状如巢,又如牢。 “成汤与姒桀一起,苦苦寻找数年,终于找到南巢。” “南巢,是大夏最后的江山。” “南巢,亦是姒桀留给帝朱丹的永恒监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