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2章 偶遇 (第2/2页)
乾淡淡一笑,不以为意道,“一戳就破的谎言,我有必要拿着性命来担保吗?” “谁知道你们打着什么样的鬼主意!” 牛猛见天色已晚,不欲在野外多呆,一挥手令道,“将他们带回城中安置,再给一份rou饭。至于如何处置,待我禀报了大兄再说!” …… “先生,还是你有办法,居然能哄过他们,要是被他们怀疑成曹军探子,有得苦头吃了,哪里还会有rou饭?”随行的士兵们饥寒交迫,一边大口吃着rou糜粟饭,嘴里含糊不清地夸奖孙乾。 其中一人疑惑的问道,“只是我等是来与陶使君商议出兵泰山一事的,根本没有隐瞒的必要,先生为何要冒称陶使君的子侄呢?” “哎!”孙乾叹息一声,忍不住苦笑道,“若是陶使就在城中话,我等自然不必隐瞒,直接亮出使节的身份即可,说不定还会受到礼待,可是……” “可我们得到情报不是说陶使君就在华县城中吗?为何先生……” “我们之前不是也没有得到曹军南下泰山的吗?世事多变,谨慎一点还是没错的。我们从被俘到入城,你们可见到了任何一个来自徐州的士兵吗?” 孙乾却显得有些心事忡忡,显然他的心中已经有了某些不好的揣测,但是他并没道出来的打算。 只见他压低声音说道,“吃饱了吗?今夜我们得趁黑夜逃走,实在不行就直接南下徐州,出使州衙,通过徐州方面联系上陶使君!” “趁夜逃走?”士兵们一阵愕然。 如今已经进了泰山贼的老巢,哪里会有逃走的机会?士兵一方面敬佩孙乾的学识和见识,一方面又对他的异想天开感到可笑。 “如今我等已是瓮中之鳖,除非城破,否贼我们哪里会有逃出去的机会?” 孙乾也知道逃出去的困难,但是如果他的猜测没有错的话,留在城中只有死路一条,无论如何他都得想办法逃将出去。 “不管怎么说,先把肚子填饱再说!” 孙乾着实也饿极了,端起碗大口吃了起来。只是吃到一半的时候,门外突然有访客到来,使得孙乾放下了木碗。 孙乾隐隐听到门卫的声音,“里面住着贵客,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来者大声说道,“我是陶乾公子的故旧,多年未见,今日意外闻讯,特来相见。” 孙乾眉头一蹙,还是朝麾下的一名士兵使了个眼色,着令他将对方带进来。 士兵领命出去,在一方短暂的交涉之后,士兵带着一名气度不凡的文士走了进来。 孙乾见这名文士约三十余岁,颌下留着长须,目光清澈,举止从容,文质彬彬,不由心生好感,笑着问道,“恕乾眼拙,怎么不记得有先生这样的故旧?” “哦?也请恕绪多疑,在下怎么不记得陶使君有位叫陶乾的子侄?不过青州哪位名叫孙乾的名士,在下倒是略有耳闻?” “请问先生贵姓?”孙乾的脸色瞬间凝重了起来。 文士微微一笑,“在下程绪,字夏甫,幽州代郡人。” “原来他就是程绪!” 孙乾对幽州的局势多有耳闻,虽然来者似敌非友,但是对方既然猜到了自己的身份,却没有宣扬出去,反而能悄悄的过来拜访,显然没有怀有恶意。 故而孙乾虽然心怀戒备,却还是一脸热情,笑着,“久仰大名,不知程从事所来何为?” 程绪见孙乾并没有承认自己的身份,却也没有过分逼迫,只是笑着问道,“孙先生是否正在盘算着连夜逃跑之事?” 孙乾的脸色再次大变,也不欲掩饰心中戒备,面无表情的问道,“程从事连夜来访,不会就是为了来寻陶某开心的吧!” “孙兄不必戒备,刘使君与公孙将军虽然反目,但是在下与孙兄却非仇敌,江淮的公子和与公孙将军也未必一定得兵戈相见,双方之间未必没有化敌为友的一天。” 似乎想到了什么,孙乾的脸色渐渐缓和了下来,试探着问道,“听说幽州的刘使君被公孙将军俘虏之后,孙将军曾有意杀之以绝后患,后来被外人劝阻,这才改为软禁。这其中,江淮的刘府君应该出了不少力吧?” “这些大人物的算计,岂是我等能够揣测的?”程绪似乎不欲在这方面多说,郑重的盯着孙乾的眼睛道,“在下若真欲想要谋害先生,直接将自己的猜测告诉阙宣不就得了,何须到孙先生这里耀武耀威。” “却是孙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孙乾自认看人很准,此时也不再隐藏身份,直接了当的问道,“不知程从事此行所来何为?” “结一份善缘罢了!”程绪笑眯眯的回道,“我此次前来,自然是想办法要将孙先生从城中带出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