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本身劫 (第1/2页)
幻世道主慧眼明眸,望穿十方世界第四十八章本身劫修行之道,讲究rou身、精神、道心、气运的四重圆满。 若是臻至“无不圆满”的境地,就能奠定无暇境的根基。 但除了“功”之外,还有“劫”。四功一劫相结合,才是完整的一境修行历程。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修道者而言,至少在上境界之前,“渡劫”的存在感都极为微弱;因为除了资质差如赵恒峰那样的人物,渡劫一事,都是转瞬即过,不会遭遇任何疑难。 而修道者所遇诸劫,同样也是事前不必费心,临事之时才明了所遇“劫”类;当场加以解决。 入世之道,出世之道,所遇之劫各不相同;而每个境界所遇之劫,同样也应当各不相同;且在次序上,并无一定之规。 这样应对的办法,倒像是面对“道业十谜”的态度。 唯一的区别是,对于所遇之“劫”的种属,会有一个大致的规律;无论是出世之道还是入世之道,每一个境界的“劫”,都讲究一个虚实结合。 如果前一个境界所遇之劫是精神类,那下一个境界的劫往往是实体类。 徐振云也曾了解过,在低境界遇到的“实体类”劫力,多半是“火劫”——感应到身体随机一处部位,如同火焰燃烧,异常灼热。但真实情况,不过是那一处的筋骨肌rou或五脏,温度略微上升而已。 但奇妙的是,修道者如果不加以处理,就有可能真的造成相当严重的影响。 这一回穆轻云“反馈”的速度明显稍慢。 徐振云心念微动,自己方镜之中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穆轻云”分身;照说无论穆轻云正身在做什么事,都无碍于分身的呈现。 耐心等候了百余息,穆轻云终于从“方镜”之中呈现。 徐振云将刚才的经历,讲述了一遍,最后道:“如我这样,打破‘每一个境界所遇之劫各不相同’的定律,而是出现重复,算不算极罕见的情况?” 穆轻云闻言,摇头道:“其实这不算是‘经历同劫’;因为无论是谁,出世之道的十劫,入世之道的十劫,都会在每一个境界各自经历一遍;没有任何意外。” 徐振云一怔。 用了好一会,才明白穆轻云所说的意思,哑然道:“师父您是说——我在八品境界,还会再经历一次别的‘劫’?此时的‘精进劫’,属于重复出现?” 穆轻云道:“不错。” 徐振云失神数息,立刻道:“良好的世功修行,对于消化‘精进劫’是大有好处的……这是因为……连续在外出征,世功修行有所不足?” 其实徐振云内心深处,并不太认可这个原因。 他与冉楚楚之间,构成的世功修心体验,可谓是无与伦比;如果在这样的加持之下,连连续三天的外出作战也无法支持,那这入世一道的修行,也太过“穿凿”了…… 就必须每天如“上下班”一样,完成道功和世功的交替吗? 但看高阶修道者的行为,大晋仙朝三司六院的运行,好像并不是这样;诸如穆轻云等人连续多日经营一事姑且不提;从炼器、炼丹之类的载籍中可以见到,也有许多人,经营一事时间长达数十日、数月的。 其中不乏修行精深之辈,没有听说有什么问题。 果然,穆轻云道:“不是‘世功’的原因;但从某个方面说,算是‘世功’的映射。” “映射?” “不错。的确,在某个方面,你的‘根基’较浅,楔入不深。”穆轻云道。 “哪个方面?” 徐振云自感对于无论是修道还是世俗,自己的掌握精深,一日千里。就以道术上的见识而言,一开始还被向天问嘲笑为“土包子”;但时至今日,自己接触的道中隐秘,恐怕已经在向天问之上了。 或许唯有一些边边角角的常识,还不及向天问。 穆轻云道:“你的不足,是对大晋的了解。” 穆轻云身影,缓缓自徐振云的额头飘荡而出,转身而坐,淡然道:“没想到?” “不错,你对于大晋的隐秘的确所知已经极多;对于大晋的顶尖强者,也几乎个个认识。但是这些都是‘上层’;对于大晋之根基,伱又有多少了解呢?” “地方上姑且不谈;只说三司六院中的‘六院’,恐怕除了你入门的‘方尘院’之外,其余五院,了解接近于空白。” 徐振云念头转动,渐渐回过神来,缓缓点头。 穆轻云道:“这事也容易解决。本来你这三日出行,所遇激烈,就应当缓上一天。我所赠予你的牌符,你就再用上一两天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