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川人鲁客缦胡缨 东平湖山游侠情 (第2/2页)
边嘟哝着,一边把船儿撑到湖岸边。 四人看了那划船汉子,眼前一亮,也不多话,一起跳上船头,进了船舱。 不想这醉醺醺的汉子,船舱里倒是收拾的干净,舱壁上挂着一领蓑衣,船舱里有一茶几、一短榻,榻上还放着一本宋刻本线装《诗经》,书面已摩挲得起了毛边,看见是常看的。 “大叔倒是个山野雅人呀!”巽儿一边翻开《诗经》看,一边说道! 那汉子目露神光,回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如若细看,不是他一身粗布短衣,这汉子倒像个读书人,“小哥喜欢这《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觉静大师眼前一亮,深深看了这汉子一眼,说道:“先生贵姓?你是阮家村人吗?” “先生不敢当!鄙人姓祝雨田,我就是一个山野散人,寄居在山下的白家洼,和阮家村倒是有点亲戚,请问四位要去阮家村去寻亲吗?” “祝大叔是吧!我们要去阮家村去寻一位大师!”静真望着伫立船头的祝合山说。 “你还真真问对人了!大师我知道,不过他已不住阮家村了,听说他住进了腊山里山林深处,三五个月轻易不得见他面,只是他小徒弟隔上三五日才下山一趟,买些米粮进山!”那祝合山眸光一闪说道。 “恐怕你们很难见到他了!你们回去吧,我不收你们的船钱!”那祝合山把竹篙往水里一沉,就要向岸边划去。
“再难再久,我们也是要见到的!别人他可以不见,我铁定要见的!”觉静大师深深看了一眼船头汉子说! “难道大师是大师的亲戚吗?”那汉子停下竹篙,盯着觉静大师问道。 “水从桥上过,人往桥下流;怎晓佛去处?人流水不流。你还是请撑船吧!”觉静大师面色如水,合目说道。这一席话顿时把阿波和巽儿听得目瞪口呆! 但这船头汉子却再不废话,调转了船头,用力一撑船,船儿花开波浪,向着那青山苍翠的对岸行去! 青山隐隐,水波浩渺,莲叶田田,水草萋萋,上空鸥鸟盘旋低飞。那汉子挥起竹篙,水花飞溅,一行白鹭直冲云霄。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长发, 蝶愁来明日黄花。 挥手天涯,一抹斜阳,三两寒鸦。 那汉子撑起船儿,唱起了一阙元曲折桂令,嗓音饱含沧桑,曲调悠长,内藏感伤,昂首前望,船行如飞,桨声乃。 巽儿和静真在舱里叫了一声好。那静真出了船舱,坐在了船尾的矮凳上,轻启红唇,高声歌唱,声音如同百灵鸟儿一般,声调柔美动人,歌声里夹杂着川西俚音,倒是别有一番情味:“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一曲既罢,静真意犹未尽地说道:“师父!我把你旧年写的那首《蟾宫曲.腊山春别》唱给你听好吗?” 觉静大师远望那连绵青山,也不搭话,只是默默颔首。 浩渺平湖鸥鸟散 离亭残酒晚愁随风 夕阳残红 一身蓑衣 离客青骢 浩荡间碧波万顷 晴空中一只孤鸿 一顶斗笠 一场冷雨 一声珍重 静真生于川西苗寨,苗女本就能歌善舞,率真多情,一曲未罢,已是眸中泪光莹然!再看那觉静大师依然远望白云悠悠,端坐船舱,双眸似水,面上波澜不惊! 忽然间,湖上一阵风起,天空瞬间变暗,开始淋淋漓漓下起雨来,那汉子放下竹篙,取下舱壁上蓑衣穿在身上,而静真早已钻进船舱,玉面之上落了点点雨滴,水润润的,格外娇媚动人! 那叫祝雨田的汉子穿上蓑衣,立在船头,用力撑船,雨雾中远处青山苍茫一片,隐隐约约雾气升腾,恰似云雾中一般。 「我本墨侠,手持墨剑三尺三! 扫出人间四月天! 我是侠医,一枚金针盈寸间! 度厄除魔,济世救难! 我本墨辩,痴心谋天下大同! 明鬼!明志!尚同!尚贤! 如你喜欢本书,请收藏《墨侠之大西宝藏》! 追踪更多精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