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093【哪来的援军?】 (第2/3页)
br> 只是,这样下去终归不是办法。 因为,压根就没有所谓的镇海军。 这场起义爆发的太过突然,且时间很巧妙,选在了夜间。 等到他们察觉时,反贼都已经打进县城了。 也就是说,对于临淄县的这场起义叛乱,外界一无所知。 “尔等尽力杀敌,俺去给伱们搬赏钱!” 刘勇再次鼓舞一番士气后,转身走进县衙大堂。 常知县端坐在大堂之上,虽面色镇定,可眼中的惊慌却怎么也藏不住。 见到刘勇进来,他忙问道:“如何了?” “士气暂时还可用。” 闻言,常知县微微松了口气,可刘勇接下来的话,却让他的心再次提到嗓子眼。 “但县衙外反贼众多,只怕守不了多久。” “你可有对策?” 常知县如今只能仰仗刘勇。 刘勇提议道:“知县,再等下去也是一死,不若突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这……” 常知县迟疑了,眼下还能守住,可若是突围,县城里可是有上万反贼啊。 见状,刘勇急了:“知县莫要迟疑啊,城中反贼虽多,但眼下都在烧杀劫掠,一片混乱,正是突围的好时机。” 常知县神色阴晴不定,挣扎了片刻后,迟疑道:“要不……再等等罢。” 到底是文人,优柔寡断的性子开始显现。 哎! 刘勇心中叹了口气。 轰隆! 忽地,大堂外传来一阵巨响。 紧接着,便听到衙役的惊呼:“不好,贼人攻进来了!” 完了,最后突围的机会也没了! “知县莫慌,俺且去击退反贼。” 刘勇大喝一声,持刀冲出大堂,加入战团。 透过大堂敞开的大门,已能看到贼人撞开了大门,正一窝蜂的涌进来。 到了这个时候,常知县反而平静了下来。 掸了弹朝服,扶了扶头顶的直脚幞头官帽,正襟危坐。 他乃大观二年二甲头名,朝廷正七品的官员,便是死,也不能堕了气节! “福伯!” “阿郎,有何吩咐?” 福伯神色复杂。 “你且带些金银细软,躲起来罢。若是有幸能活下来,代俺回一趟老家,将此信交予吾妻。” 常知县说着,递过去一封书信。 “阿郎!” 福伯悲呼一声,眼角泛起泪花。 主仆多年,常知县待他不薄,甚至还为他的子侄某了一份体面的差事。 常知县摆摆手,面色不悲不喜:“快去罢,再晚些就来不及了。” 福伯一跺脚,咬牙接过信件揣进怀中,转头就往后宅跑去。 就在这时,房顶上的弓箭手忽然惊喜的大叫一声。 “援军来啦!” 啊? 援军? 常知县与福伯两人纷纷一愣,面面相觑。 求援信如今还摆在公案之上,都没来得及发出去,哪来的援军? 刘勇可管不了那些,大吼道:“弟兄们,援军已到,坚持住!” 众人士气大振,竟一度压制住了黑山匪寇们。 …… …… 城门外。 一片混乱,不断有县城居民从城门逃出。 聂东擒住一名居民,将其带到韩桢面前。 “韩……韩二?” 那居民原本吓得瑟瑟发抖,待认出眼前之人是韩桢时,反倒没那么怕了。 这得益与韩桢先前积攒的好名声。 哪怕当初杀了徐主簿,县城居民心中也都是拍手叫好。 韩桢问道:“县中有多少反贼?” “俺不晓得,只觉得到处都是贼人,俺没敢细看,闷头跑了出来。” 韩桢又问:“常知县死了么?” “不晓得。” 居民先是摇摇头,如实答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