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三章:当街卖丹(两章合一) (第4/4页)
“你挑几个兄弟,分别去五位王爷的府邸给他们送个口信,就说我打算在这里售卖丹药,问问他们是否需要,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啊?这里啊?” 寒哥儿神色不解。 “对,就是这里,去吧,他们若是不来,就告诉他们过期不候。” “是。” 寒哥儿点了下头,转身喊了四个人的名字:“项哲、魏鹏、戚嘉、金良畴,你们跟我来。” 很快四人就跟着寒哥儿离开。 随后张俊找了个凳子坐下来,晒着太阳,嗑着瓜子慢慢等着。 此刻金鳞府外,却是早早就排起了长龙。 各大王府的管家,都带着一马车的礼物在这里等候,只为了求见赵巡抚。 却不想左等右等,始终等不到赵巡抚的出现。 眼看着都要中午了,这几位管家苦着脸,正要差人去打听一下赵巡抚的行踪时,府邸的下人就匆匆跑来。 在这些管家们耳边低语了几声后,这几位管家顿时愣然在原地。 “当街叫卖??这赵大人是在搞什么鬼?” “不知道,但传信的人说了,丹药不多,过期不候。” “那还等什么,快快快,赶紧带路。” 随后几辆马车调转方向,急匆匆地奔赶向西口大街,生怕慢了一步被别的王爷疾足先得。 只见五辆马车闹市直行,路边的行人稍微慢一点,都可能会被马车撞飞。 这般急匆匆赶过去的表现,顿时就引来了不少人的唾骂和瞩目。 纷纷猜测这是要去做什么。 “赵大人,您这是要……” 齐东阳看着张俊气定神闲的模样,不知道这位赵大人要做什么。 张俊笑盈盈地将一把瓜子塞进齐东阳手上:“急什么,好戏还在后面呢。” 张俊话音刚落,就听到街头急促的马车声。 眉头一抬:“你看,这不就来了么。” 说话的功夫,马车已经缓缓停靠下来,几位穿着锦缎,带着高帽的管家走下马车,左右观望待看到张俊后,立刻屁颠屁颠地跑过来。 “赵大人,您怎么在这里啊,我们在府邸已经等候多时了。” “是啊,赵大人,我们蜀王说赵大人乃当世英才,特意在状元楼设宴,让我来请赵大人赴宴,这些都是蜀王给赵大人准备的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蜀王的管家抢先说道。 “赵大人,汉王知道您公务费繁,不定什么时间有空,特意让我送上拜帖,连包十三天醉花楼随时等您大驾光临,知晓您为了同僚殉职支取了一年俸禄,所以汉王大人特别差人,将三百万两银子送入金鳞卫,让兄弟们今年过个好年。” 汉王府管家虽然没有带什么金银珠宝,但言辞之中诚意满满。 这下,齐东阳和寒哥儿以及跟随在后面的一众人,脸色都变了。 三百万两白银,这笔钱足够重建金鳞卫,至少足够金鳞卫吃上好多年了。 荣王、瑞王、秦王三家管事纷纷开口送上重礼。 这当街报出礼单,引得路人发出阵阵惊呼声。 这里面随随便便挑出去一件宝贝,都足够让那些平头百姓吃上一辈子了。 就连见过世面的寒哥儿此刻都不禁呼吸急促起来。 他目光看向张俊,却见这位赵大人脸上始终没有变化,不禁暗暗佩服赵哥的城府。 只等五人依次开口报出礼单,张俊却是摇头道:“我师父说,我是出家之人,出家人要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五位管家闻言不由面面相视。 张俊站起身,向着五位管事道:“我师父可是一个大好人,嘱咐我下山后要多做好事,要多给老百姓做好事,但奈何本人一介清贫,眼看百姓疾苦,却无能为力。” 这下几位管事大概就回过味来了。 蜀王府管家眉头一挑,转身便是喊来随从,在耳边嘱咐了几句,随后向张俊道:“赵大人果然是菩萨心肠,我蜀王府今日起,以您的名义,在应天府开设三月的粥场。” 眼见蜀王府管家竟然如此决断,荣王府管家立刻就急了,上前说道:“天气渐寒,我荣王府愿意捐赠十万件棉衣,以助今年百姓过冬。” “我秦王府愿捐出捐三十万斤稻米,开设粥场。” “瑞王府没那么大的财力,但愿意出人出力,帮助百姓修补房屋。” “汉王府清贫,但汉王明日一早便是会上奏朝廷,减免赋税杂役,开仓放粮,打压粮价……” 这五位管事上嘴唇碰下嘴唇,几句话,却是让整个应天府的百姓得到了十年未有过的待遇。 张俊心里感叹,这些还都是几位王爷的九牛一毛,可这一毛已经足够让老百姓过个丰年了。 这不禁令他想起了一首诗。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两张一起发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