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之虎_第四百五十三章 费德莉卡的少女情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三章 费德莉卡的少女情怀 (第1/2页)

    一念至此,费德莉卡不禁有些面红耳赤。

    说到这里,要给很多人说一下一些误区。事实上很多人一直都认为洋妞难泡,其实不然。难泡是因为没有技巧,或许用自己的习惯去相处。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之下,自然是行不通的。

    而所谓的极端种族主义者,或者说白人至上论是有,但并非所有人都是这么看。或者说这并非主流。真实的情况是十八世纪时,欧洲大盛“中国风”!

    在当时的法国,“中国比英格兰更受青睐”,“中国比欧洲本身的某些地区还要知名”……等等都是当时真实的写照。

    他们不仅对儒教的理性思想予以理想化,而且中国的建筑风格、瓷器、家具和室内装潢也风靡一时。而美国则是更为离谱!甚至到了后世几乎每一任总统在被报纸批判的时候,都会加上一些孔子的标准。

    小布什曾经因为言语含糊、用词不当,被《纽约时报》撰文批评。这份美国最有声望的报纸称:“孔子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小布什的行为恰恰是这句话的确切写照。”

    相比之下,艾森豪威尔获得的评价要好得多。《华盛顿邮报》曾引用孔子“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的话来概括艾森豪威尔的施政理念。

    甚至,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东门上方的三个人物雕像,从左至右依次为孔子、摩西、梭伦。

    那么为什么如此盛行中国文化的情况下,为什么中国在当时却被排斥在了主流之外?!说真的,这和我们自己有着很深的关系。简而言之便是:丰满的理想,现实的骨感。

    “在上海。欧洲人形成一个统治阶级,而中国人则是他们的奴仆。他们好像是受折磨的、鲁钝的、不开化的民族,而同他们国家的伟大文明的过去好像毫无关系。他们是淳朴的劳动者,……劳动者,在呻吟着,并且是顽强的民族,……这是地球上最贫困的民族,他们被残酷地虐待着。他们所受的待遇比牛马还不如”。

    这是爱因斯坦在自己的日记里记载的一段话。其实也这说明了当时外国人的想法。他们欣赏甚至推崇中国的文化,但可惜他们看到的却是这样一个现实的国家。你让他们如何能对你尊重?!

    在评价本国事务时,孔子是个博学的智者,中国文化是神秘而且具有极大吸引力的。可一旦与当时的中国、华人联系起来,孔子的形象、中国文化就出现了很多负面的内容。

    那为什么后世已经成长起来的国内。很多国人们还是泡不到洋妞呢?!

    事实上,多数人比技巧更为缺乏的是自信。而这点偏偏是外国女孩儿们最为看重的部分,但由于自信心的缺失导致的却是很多人甚至不敢和外国女孩儿们多说一句话。

    看一看三四十年代中国的那些风云人物的照片,虽然看起来似乎有些营养不良,但哪个又不是精神抖擞,满怀自信?!他们身上那种气度雍容。正是后世现代的中国人缺乏的。

    曾经后世有白人mm表示在看到伍豪同志穿着风衣出国时候的一张照片时,竟然当场被伍豪同志的眼神电住了!

    而在那个时代的人在欧美留学的很多中国人都有过和白人mm的恋爱史,终成眷属的也不在少数,蒋大公子娶的俄国mm,蒋二公子娶的是中德混血mm,**空军著名英雄高志航娶的是俄国mm,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和德国mm恋爱过……

    等等诸如此类的事迹。其实都说明了在国外中国男人是有市场的。可惜的是,很多人没有把握住。或者说。他们根本缺乏自信去搭讪。

    而军子能够吸引住费德莉卡的点在哪里呢?!其实很简单,首先屠千军是她所接触到的第一个中国人。这点极为重要,异国情调对于女性的吸引力是极为致命的。

    事实上男人也会被异国情调所吸引,不过不会像感性的女人那么的严重。顺便说一句,纯发色在欧洲是很受欢迎的,由于混血的缘故欧洲的纯发色极少。

    他们多数是褐色、深褐色、金褐色之类的。而纯黑色的发色对于她们来说很有魅力。

    在西方的审美观里,最受男人宠爱的女人是金发美女,芭比娃娃,而最被女人迷恋的男人是黑头发的来自南欧的拉丁派帅哥。拥有一头纯黑色的秀发,是吸引和倾倒白人女孩子的一把利器。

    其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