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东欧战场翻红_第23章 《鸿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鸿雁》 (第1/2页)

    晚宴是以中式自助的形式开展的。

    没有安排固定座椅。

    宽敞的宴会厅内,宾客们手拿餐盘和美酒,随意徜徉在各个餐台之前。

    品尝中华美食,品鉴中华美酒佳酿。

    许昊甚至在入口处的酒水区,看到了熟悉的汾酒和红花郎。

    宴会厅的最前面是一个大舞台,背后是巨大的LED屏幕。

    上面用双语书写着欢迎的标语。

    许昊默数了下,到即将开始时,整个大厅里,共计来有宾客300多人。

    绝大部分是在亚美尼各行各业的同胞及其家人。

    其中有几对跨国夫妻比较醒目,几个亚美尼媳妇的中文,一个比一个说的溜。

    讲话和致辞结束后,晚宴正式开始。

    一道道精致的热菜,走马灯似的,开始端了上来。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感觉。

    《歌声游世界》节目组所有人,包括导演、制片、李星辉、黎桦等,均是眼睛一亮。

    二话不说,端起餐盘,就开始疯狂收割。

    “真香啊。”

    “这香干rou丝绝了。”

    “以前也没觉得红烧牛rou多好吃啊,但现在我想哭。”

    “就这道水煮鱼,给我配一筒白饭,我能吃哭使馆的大厨!”

    到了这会儿,也没人再管什么黄嘉,还是黄片了。

    先闷头干饭再说。

    所有人大快朵颐的时候,第一个表演开始了。

    先出场的是一名使馆的工作人员,挺有气质的女士。

    非常朴素随意,就穿着工作服,挽了个干净利落的发髻。

    演唱的是一首很好听很温暖的歌曲《梦乡》。

    也为这场金秋宴会奠定了亲切、温暖、怀念的基调。

    一张口就听得出来曾经是专业人士,唱得很好。

    稍微有点可惜的是,这个时间点,来宾们确实都有点饿。

    同胞们是想念正宗中餐快想疯了,零星个别家里就有厨艺高手的,但也架不住偶尔想尝尝外面的鲜。

    尤其是这里可是大使馆的鲜。

    这里的大厨厨艺可不是谁都能够有幸品鉴的。

    至于那二十几位亚美尼当地宾客,则是难以抵挡中餐的魅力。

    这么丰富的菜式,这么新奇的味道,一个一个都在疯狂尝试。

    一眼望去,满大厅都是辛勤的干饭人。

    只知道听了一首歌,歌很好听,唱得不错。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孙震吃的满嘴油,转了半圈,发现只有许昊站着没动。

    “发什么呆,快开足马力吃起来啊,不要告诉我,你出来这么久,一点不想中餐?”

    许昊很细腻的吞咽着口水。

    面上波澜不惊,稳如死狗。

    “不用管我,我要保持对艺术的饥饿。”

    孙震:“……”

    他还能说什么,只好竖了个大拇指,远远的滚开了。

    许昊也不全是开玩笑,信口瞎扯淡。

    相信现场没几个人比他更急着想要去吃饭。

    毕竟,他可是两年多没吃过一次正宗中餐了。

    但是他习惯了“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今晚这机会,对他挺重要的。

    他要尽量保持住对于家乡味道的这种渴望,这种思念,这种迫切想要拥抱、拥有的浓烈情绪。

    等一下会更有利作品的表达。

    ……

    黄嘉是第三个出场。

    黑色的钢琴,黑色的西装。

    跟前面三位的亲切随意很不一样。

    自我介绍时,全程英文。

    甚至连自己名字,都说的是英文名,亨利。

    宴会厅内一时间响起了低低的议论声。

    大家都有些诧异,有些搞不明白什么情况。

    今晚现场的几个作为家属到来的亚美尼媳妇,都是说的流利中文,有两个还带着亲切的地方口音。

    怎么这个黄皮肤黑头发看起来像同胞的艺术家,居然全程英文,一个字的中文都不会说?

    许昊明显注意到,埃里温市长那个白头发老头子,也有些愕然。

    转过头。

    向旁边米塔斯音乐学院的负责人,在低声询问着什么。

    ……

    宴会厅一角。

    站着马参赞、冯子扬、伍鹏三人。

    冯子扬已经快六十岁了,但完全看不出来。

    皮肤粗糙,满面沧桑,胡子拉碴,谁看谁说像七十多。

    也就眼神依旧明亮犀利,让人感觉这是个有思想有内容的小老头。

    正美滋滋的啃着一块鸡翅,听到台上这小年轻全程英文,还自称亨利,然后来自港岛。

    呸。

    将鸡骨头准确吐进旁边的垃圾桶里。

    “数典忘祖。假洋鬼子。”

    伍鹏看了眼面沉似水的马参赞,笑着打圆场:

    “老冯,不必对年轻人太过苛责。

    港岛人嘛,有英文名,爱讲英文,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