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玉其中,败絮其外 (第2/2页)
并不算多。 坊间中挂满了零售的绫罗绸缎,零剪,挂屏,成裳,所绣的图案,山水,鸟兽,仕女,幅幅惟妙惟肖。 “我沈家在苏州有三间作坊,丝坊在城西,用于收购蚕蛹,抽丝剥茧,制成丝线,为锦布纺织提供材料;染坊与绣坊在城北,便是我们脚下所在, 我沈家手上有两大生意,第一是布匹,第二是锦绣。布匹生意,向来是收购织布,自己绘染再通过走商销往大江南北; 锦绣生意,正如你眼前所见,由丝坊提供材蚕丝,再由织女制成锦布,通过染坊漂染绘色,最后绣娘根据客人需求纹绣……” 进入坊间后,沈文君就像变了个人,一边与宋澈介绍,一边督促绣娘做工,若是遇到手法错误的,便折起袖口,亲自下手纠正。 任何人在认真时,都别样的美丽。 宋澈忍不住问:“夫人她的绣艺也很高么?” “起码三四层楼那么高呢,”蓝衣女子毫不吝啬称赞:“小姐她呀,织,染,绣,售,样样精通,会的针法比我都多,一楼正厅墙上的那幅‘锦绣山河图’便是出自她手。” “琴掌柜莫要捧杀我了,”沈文君回眸一笑,恰有万种风情,“整个苏州城有谁不知,最好的绣娘就在我眼中。” 蓝衣女子叫做琴若,乃云水坊掌柜,年纪要比沈文君长上几岁,从头到脚也是个挑不出任何毛病的大美人儿。 染坊管事叫做李田,是个五大三粗的憨厚汉子,织坊管事叫做卢菇,是个羸弱消瘦的良家少妇。
女红很美,活儿也精细,但一查帐,掌柜的与老板娘都蹙了娥眉。 “唉……”终究是一声叹,沈文君放下账本,问琴若:“现如今库房里搁置了多少存货?” 琴若也是一脸愁容,“算上昨日退回的,已经快囤过一半了……三月江南,本就yin雨霏霏,倘若再销不出去,这批锦布即便不霉也得褪去成色。” 沈文君沉默了许久,才不得已做决定:“让大家把手里的货做完,歇上一段时间吧。” 琴若惊了容颜,“可是小姐,若无活儿可干,只怕工人都会离开,半月不到便已流失过半了,再这样下去恐怕……恐怕……”她已不敢再说下去。 沈文君还是叹气,只能叹气。 “我很好奇,为何你们的货运不出去,那陈家的却仍然风生水起?”宋澈突然问道。 琴若说道:“许是给沿途的贼匪交了月供吧,陈氏的手段便是黑白通吃,他们的生意很多都不光彩。” 沈文君说道:“也正是有他们这样的黑商,贼子匪盗才会愈发贪婪猖獗。” 宋澈笑道:“顺应时代的发展,必要时人情世故,该打点打点,该应酬应酬,其实也是为商之道。” 沈文君轻哼:“古往今来,与虎谋皮者,几个有好下场?” 无商不jianian,无jianian不商,做生意太死板,岂能赚得了大钱 可利益至上,舍弃道德,又难免遭人唾弃。这便是为何“士农工商”,商人在古代地位比工农还要低的原因。 “琴掌柜,帮我取一套纸笔来。”宋澈招呼道。 “姑爷……要纸笔作甚?”琴若疑惑。 宋澈神秘一笑:“取来便是,稍后便知。” 琴若带着好奇从柜台取来纸笔。 宋澈执笔,沾了沾墨,用惯了签字笔,这软毛笔实在难以把握,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且还是简体字,不过大致还是能看懂的。 琴若歪着脑袋,一边看写,一边念叨:“竹炭加水煮沸一刻钟,滤去水分通风阴干,放两日后置于篮中,放于屋内对角处,方可吸水祛湿,防腐防潮……” 沈文君也凑过脑袋来看,却是一句吐槽:“你这字跟个鬼画符似的,人家五岁孩童都比你写得好。” “败絮其外,金玉其中嘛。”宋澈满意收笔,指着配方自信道: “此乃宋某独家秘制的祛湿神器,照上面的步骤来,保准儿能让那仓库里的布匹安稳渡过春季润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