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水浒,正在造反_第三六一章 传国玉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六一章 传国玉玺 (第2/2页)

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然风平浪静,接连几年不见水患。玉玺由此失落。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此传国玺奉上。传国玉玺复归秦。”

    “不错,我也知晓。”在场众人多少知晓,纷纷点头。

    许贯忠咳嗽几声,继续道:传国玉玺,始于秦始皇,秦子婴元年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及高祖诛项籍,即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

    后被王莽截汉夺得,玉玺缺角以金镶之,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赤眉军杀刘玄,立刘

    盆子。国玺易主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中平六年,何进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后被孙坚……”

    许军师是个聪明人也是博学多才之人,不敢轻易下决定。于是把传国玉玺引起的腥风血雨来。最后从唐朝末年玉玺莫名失踪,也提及了混乱的五代十国。政权更迭,没有玉玺,那便自己造,向外宣扬正统。也是得位不正,“白板皇帝”的由来。

    “这是块古玉玺,无论是从品质还是雕工来看,难以分辨。”许军师指着桌上的玉玺,模棱两可地。

    “许军师你没完。”朱武摇晃鹅毛扇,查缺补漏:“几十年前,宋哲宗在位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玺。”

    “对,我也听过,轰动一时。”马灵,瞧道清附和。

    “那来,这块玉玺,便是真的。”王进笑容满面。他当然知道这是假的,宋史发现玉玺地名不清,人物不祥,玉玺模样描述全无,文献记载少。

    虽然经过多方考证,是真的无疑,而朝野有识之士多疑其伪。至北宋末年,徽宗好风雅,增刻印玺十方,时人有画蛇添足之讥,其实徽宗连颁布圣旨都没有动用玉玺,似有淡化传国玺地位之意。

    朱武不知道王

    进所想,赶忙接上话茬:“当然是真的,意啊!哥哥乃命之人,特降下传国玉玺。大宋气数已尽,哥哥执掌玉玺,意不可为。”

    马灵,乔道清两位道长更加热情,纷纷起身拜倒:“军师得对,哥哥体恤百姓,生仁德之相,又有仁德之名。多为百姓爱戴,命所归,得了玉玺,振臂高呼,凝聚万民之意,问鼎中原。”

    王进见三位元老有些激进,赶忙摆手制止:“哎哎哎,三位军师,不可急躁,步子迈大,扯着蛋。我梁山刚刚有块根基,等到海外基业有成再。”

    许贯忠立马赞同:“不错,哥哥的对,眼下局势混乱,北方两国征战不休。西夏,大理国虎视眈眈,宋朝内有河东田虎,江南方腊,隐隐有群雄争霸之势,现在时机不成熟,我梁山实力还不够。”

    闻焕章也觉得不能cao之过急,紧随许军师发言:“传国玉玺是好东西却又很棘手,玉玺最好不要拿出示人,不能成为众矢之的。宋朝会时刻关注着。短期之内最好不要现身,否则只会惹来祸端。”

    “的确是这样,成为出头鸟,必死无疑呀!当然,这传国玉玺等同是一把双刃剑,一各不好伤人伤己。”王进左右看着几位军师,面色严肃的表态。

    作为后世人,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块玉玺的重要性,也更清楚这东西祸福相依,容易招来他人觊觎。明面,暗地里牛鬼蛇神

    齐聚,超出预估,满盘皆输。可他眼珠子不停的转动,一个计划逐渐形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