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果断选择壮士割腕的沪影集团 (第2/2页)
程尔参加了光影时代的青年导演扶持计划。 《第三个人》的出品方是光影时代,版权也属于光影时代。 吴渊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一直都奉行着一个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如果有人搞事情,他也会雷霆回击! 在得到消息的三个小时后,英皇、沪影,还有跟投的悠悠阳光影视这三家《寄生人》的投资公司,就收到了来自光影时代的律师函传真。 互联网上,关于《寄生人》抄袭《第三个人》的消息,也在迅速传播发酵。 与光影时代有良好合作关系的媒体,都口径一致的发文章怒斥《寄生人》主创团队这一无耻行为。 最近还算风平浪静的娱乐圈,在光影时代丢下了一枚小炸弹后,立马掀起了一阵波浪。 沪影集团,一位负责分管发行的副总,语气很是暴躁的在训斥着下属。 “好啊,我们沪影居然能出这么大一个丑闻!” “抄袭!还是多达17处相似,几乎是照着剧本抄!” “这种事情,你们在审核项目剧本的时候,居然没发现?!” “公司的项目审核部都是一群吃干饭的吗?” “现在好了吧,光影时代的律师函传真就在我办公室!” “你们说,这事怎么解决?” 这位副总将桌子拍的震天响,而在他的桌子上,正飘着一张律师函。 “就这种官司,真要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就目前光影时代手上已有的证据来看,我们根本没胜诉的可能!” “我们沪影可是国企!” “国企带头抄袭,这个名头你们背得起吗?!”
副总的一位下属,咬咬牙,抬起头说道:“陈总,我们应该立马和英皇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寄生人》及其剧本均是其创作的原创影视作品,其独创性与原创性不容置疑!” “不管之后会不会闹到对簿公堂,我们必须要先争取舆论上峰,毕竟《寄生人》比《第三个人》上映的早,观众肯定更相信我们才是清白的!” 这个公关方案,如果放在正常的情况下,其实是挺合理的。 观众哪里能知道《第三个人》2003年就已经剧本备案了,他们只会觉得这部电影晚于《寄生人》上映,那显然后者才是被抄袭的对象啊! 然而,现在并不是正常情况。 这位沪影的副总听了这个处理方案后,不但没有认可,反而更加生气了,随手就拿起一份文件砸在了这个提意见的下属身上。 “你是猪吗?!” “你这糊弄的了观众影迷,能糊弄吴导和法官吗?” “出了这档子事情,吴导对我们沪影的印象已经严重下降了,你还打算再倒打一耙?” “这要是惹恼了吴导,我们沪影就再也别想和吴导,和光影时代合作了!” “这样的代价值得吗?” “那个《寄生人》的导演,何平对吧?” “十个他绑在一起,有一个吴导重要吗?” “脑子有病才想要为了保他而得罪吴导!” 这队伍太难带了! 沪影的副总气的气都有些喘不上来了,拉了拉脖颈的领带,愤愤的喘着粗气。 沪影作为目前内地仅次于中影的大型国有影视传媒集团,要说他们看着吴渊和中影如胶似漆的合作,没有想法那是骗人的。 《地心引力》的投资方里,沪影就占据了3000万的投资比例,与华夏影视、光线和伯纳三加公司合理吃下了一亿的投资成本。 沪影还指望着通过这次合作后,和吴渊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后继续参与他的其他电影项目。 要知道,能够被吴渊分润出来的电影投资项目,那绝对都是大制作,是动辄就需要几亿成本的超级大片! 虽然现在内地的资本对“大片热”已经有些降温了,但像吴渊这种拥有国际市场的大导演,他手头的大片项目依旧是一块大家抢着要的好饼。 甚至因为其他导演的大片都亏了,导致资本投资更谨慎后,吴渊执导的大片,其投资份额,反而比以前还更加抢手了。 为了这么一部票房不过一千万左右的扑街片,去得罪吴渊? 这不是有病吗? 沪影的副总用力的敲了下桌子,语气森冷,几近咬牙切齿的说道:“切割!” “立马和《寄生人》的编剧、导演切割,发表道歉公告,承认公司的审片疏忽。” “让《寄生人》的主创团队,开记者会公开道歉!” “尽力淡化我们沪影在这部电影中的影响力,把英皇还有悠悠阳光影视拉到台前去!” “壮士割腕,是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选择了。” “公司的剧本审核部门,立马开启自查自检,我希望这种事情,不要再出现第二次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