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北天门 (第2/2页)
抹鱼肚白,接着道道明亮的阳光刺破了清晨的昏暗,一轮太阳升上云海,大放光明。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有人大声朗诵着先贤诗篇。 嘉年转过头望了过去,是昨日见过的那名青年儒生。 儒生面对朝阳,浑然忘我,整个人沉浸在圣贤之道中。 直到他朗诵完毕,才神清气爽地吐出一口气。 大好河山,胸纳百川! 我辈读书人,当养浩然之气! 意气风发的儒生察觉到视线,转头看到嘉年,一下子又有点不好意思,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嘉年笑着说道:“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闻先生语,在下如沐春风。” 儒生连忙拱手道:“少侠谬赞,在下还远远当不起先生二字。” 两人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嘉年也想缓和一下自己紧张的心情。 交谈中,嘉年知道了儒生的名字。 吴明启,来自东南的天絮洲。 “少侠是要去往北天门?”吴明启问道。 嘉年点点头,问道:“吴兄也是?” 吴明启说道:“在下是去会友。” 他要去见一名同窗好友。 几个月前好友传信到他的家中,邀他到北天门碰头,然后俩人就要一起去宝塔洲游学。 吴明启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便收拾行装,欣然前往。 吴明启认为好友有句话说的很对。 此生不过天门,非大丈夫也。 嘉年笑道:“吴兄友人选了个好地方啊。”
吴启明拱手道:“惭愧。可惜在下无力斩杀化外天魔,过不了天门,只能在门前转悠转悠,瞻仰天门风采。” 嘉年说道:“我欲仁,斯仁至矣。吴兄有此心便已足够。” 吴启明作揖笑道:“少侠所言,足慰我心。” 二人正聊着天,甲板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直到一声惊呼,嘉年与吴启明同时转头望去。 但见前方两根粗数十丈的盘龙石柱,顶天立地。 石柱以白云为顶,形成一座宽广大门,门内闪烁着五彩光华,连接着另一个世界。 云海似乎都在朝大门那边汇集,被门内亮起的光辉耀的五颜六色。 北天门,到了。 天门石柱下,一个正躺在茶摊凳子上打盹的汉子,掀开脑袋上的草帽,眯眼瞅了渡船一眼,然后又放下草帽,继续睡觉。 天门东边一座高山之上有座不大的道观,一名身穿八卦衣,仙风道骨的老道人出门看了一眼,皱眉道:“怎么才来?” 他掐指推算片刻后,抚须而笑。 “这都能活下来,不错不错,命挺硬。” …… …… 北天门屹立之地,像是一座从大陆上分离出的孤岛,长千余里,与俱芦洲之间隔着茫茫大海,四周又被百余座大小不一的岛屿环绕。 除了天然形成的土地之外,还有大神通者动用道法,划江成陆。 这些岛屿一部分是自玉皇京来的道官们的道场,而剩下的部分,基本上被山上其他有名仙家瓜分殆尽。 渡船在距离北天门还有百余里的时候逐渐降低高度,最后落入海面。 海水起伏,却没有激起多大浪花。 掌舵的管事,是把好手。 即便是南齐的渡船,也不敢在此地高调行事。 因为凡是能在四方天门旁拥有一块飞地的人,都不好招惹。 五百年前,就有一艘渡船因为掀起的浪头太大,淹了岛上某位剑仙的花草而被一剑劈碎。 事后那艘渡船所属的宗门派人讨要说法,结果人没见着,那位不远万里而来的宗主嫡子连同他蹈虚境的护道人,都被一道剑光劈到了海上。 护道人险些当场毙命,那位天之娇子在海里喝了不少海水。 最后只能灰溜溜的回去。 事情不了了之。 渡船划水,驶向一座名叫鲸目的岛屿。 岛上有座秋横府,府主钱星洲风流倜傥,喜欢广交好友,同时又是南齐生意上的伙伴。 渡船生意需要在天门边有个停靠的地方,钱星洲想要发展人脉,二者一拍即合。 渡船靠岸,乘人纷纷下船。 吴明启作揖说道:“在下要去鹿角岛与友人相会,不知少侠有何打算?” 嘉年说道:“我还要再往南边去。” 吴启明回头看了眼天门,问道:“可是……” 嘉年默默点头。 吴启明神色肃穆,郑重抱拳。 “少侠,珍重!” 嘉年亦是抱拳笑道:“希望日后相逢,能请吴兄喝杯酒。” “一定。”吴启明真诚的说。 二人下了船,相互道别。 嘉年走到岸边,取出一枚神华楼送给他的玉牌悬挂在腰上,随后御剑去往天门下。 雪白剑气在空中拉出一道长虹。 吴启明望向嘉年离去的背影喃喃道:“真剑仙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