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3章 忽悠太后 (第1/2页)
水榭内,气氛沉默良久,终于,太后淡淡开口道:“话已至此,本宫就不长留道长了,请你自便吧。” 她这次叫嘉年来,一是为了拉拢他,拉拢不成,起码也要让他知难而退,不再插手。 可两件事都没谈拢。 朝堂的文武对立他没兴趣,陆琅宣等人的死活他也不在乎。 碰到这么一个软硬不吃的家伙,就连她都有些头疼。 既然谈不了,那就不必再耗费时间,你我双方各凭手段较量较量。 你要找元猎,可元猎在我手上,你就算有线索,一时半会儿也难以找到他。 你若是仍不知死活,非要拦我的路,那就看看到底是我的船先碾碎了你,还是你的船先撞沉了我。 你是外乡人与朝廷利益争斗无关,这是你的优势,但同时也是你的短处。 朝廷中没有你的朋友。 一旦你身陷囹圄,能搭救你的人,也不会多。 就像太后自己说的一样,不论朝局如何变化,她始终是南齐的太后,有朝廷六成以上的武将支持。 即便有朝一日失了势,只要她还活着,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无论如何,她都处于不败之地。 嘉年没有起身,他手掌缓缓旋转着案几上的茶杯,抬眼笑道:“茶还没喝完,太后别急着赶人啊,我还有话没说。” 太后厌烦地摆摆手道:“本宫没兴趣听。” “事关泰安王宋胤,太后也没兴趣?”嘉年抬眼笑问。 太后目光一凛,纤细小指上一副长长的金色护指微微翘动了一下。 她笑道:“道长对我南齐朝廷不是不感兴趣么,为何又在这时候提起他?” 嘉年笑道:“我只有说点太后感兴趣的事,才不能被赶出去呀。” 太后淡笑道:“本宫本以为道长是真正的修道之人,不理凡尘俗世,淡泊明志,不曾想你还是个喜欢哗众取宠之人。” 她抬眼看向嘉年,眼眸中闪动着阴沉的杀气。 “擅议皇亲国戚,在南齐可是重罪,即便是长公主也保不了你,还请道长想好了再开口。” 她仪态端庄,一股强大的压力自她身上传来。 嘉年目光微凝。 这位太后竟是位深藏不露的修士,气象之盛犹胜金丹境的皇帝。 元婴?还是蹈虚? 嘉年稍微收敛起玩笑神色。 在这个距离内,如果太后想要发难,自己不死也得重伤。 嘉年说道:“大司寇与泰安王宋胤结党营私,意图谋反。不知太后可曾听过这样的传言?” 传言中并未出现元兴的名字,但皇帝告诉过他,泰安王最近一系列行动背后,都有元兴推波助澜的影子。 太后淡淡道:“本宫是听到过,不过是些无知小儿捏造的谣言,意图动摇我南齐朝堂罢了。” 嘉年笑问:“这么说太后是不会信了?” 太后断然回答道:“本宫自然不信。” 她这回答嘉年也不信。 手握重兵的藩王意图谋反,哪怕只有点风吹草动,都能让皇宫里的人几天几夜睡不着觉,更别说似如今这般流言满天飞。 嘉年笑道:“没有证据,太后当然不会信。” 太后轻抬眼眸问道:“莫非道长有?” 嘉年道:“当然没有。” 太后沉下脸,说道:“道长莫非是在戏耍本宫?” 嘉年笑道:“我哪有那个胆子,我虽然没有,但我知道谁有。” “哦?”太后眸光微动,“是谁?” 嘉年道:“元猎。” 太后失笑摇头道:“我当你会有什么惊人之语,原来不过是乱咬一通。道长,还是给自己和长公主留点体面,下去吧。” 赵灵韵都不禁摇头,觉得嘉年简直说了句废话。 嘉年笑道:“朝野中有关藩王造反一事流言四起,太后关心国事,不知可查询过源头没有?” 太后说道:“既是流言,又何来源头。” 嘉年笑道:“若无源头,太后又怎会与大司寇闹翻,还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带走了元猎。” 太后眸光微凝。 嘉年继续说道:“过几日便是藩王进京,太后着急了吧。可您再着急,即便是出此下策,还是不能从元猎嘴里问出,大司寇与泰安王到底在谋划些什么。这就像是一把利剑悬在头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下来,让人寝食难安。” “没有证据,太后与皇帝就治不了两人的罪,不知道他们的谋划,就无法部署应对。您跟皇帝都不敢保证,泰安王此次进京,到底是有朋自远方来,还是恶客临门。皇帝叫来了皇甫梧桐保证安全,您当然也得有自己的准备。元猎知道的信息,就是您的筹码。方晓田是您的人,他女儿与元猎交好您不可能不知道,如果我猜得没错,您最开始是想让方晓田的女儿从元猎嘴里套话,方晓田也是依此照办的,但是中途出了什么问题,您不再信任他了,所以才没有告诉他,方塘荷到底被关在哪里。” 太后笑问:“就算你的猜想是真的,我抓到元猎这么久,你怎会知道我没从他嘴里撬出大司寇与泰安王的谋划?” 嘉年道:“如果您真的知晓,就不会没有动作。不管是皇帝还是大司寇,都绝不会看漏。” 太后道:“也许我是在等待时机。” 嘉年笑道:“您知道他们的谋划之后无非是三种选择,打、不打、投降。” “打,您一个人对抗得了大司寇与泰安王两人联手么?除非联合皇帝,否则您没有半点胜算,可皇帝迄今为止都没收到您的示意;不打,作壁上观,继续当您的太后,但他们成功之后肯定会把您彻底架空;投降的话,您从一开始就不该抓走元猎,而是选择跟他们同流合污。” “不知我这些猜想,可还正确,太后。” 嘉年笑望着她。 太后重新审视起嘉年。 这个年轻人的分析,的确鞭辟入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