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7章 道在我脚下,哪容他人说 (第1/2页)
俱卢洲西南中部有一条大河,名为雁荡河。 河水宽达三百里,延绵八万里,横贯数十个王朝,其中水势最为浩荡的一段,处于俱卢洲十大王朝中排名第五的南齐王朝。 嘉年三人抵达南齐的时候,节气已经到了大雪。 河水两岸已有结冰,在一处断崖地段,一根根向下的冰棱拼凑成排。 河底下的泥沙被飞速坠落的水流冲起浊滔,所以就连结成的冰溜子也是棕黑的泥土色。 因为河水不会结冰,所以岸边一年四季都有人观水,平台也因此被打扫的很干净。 大水滔滔,震耳欲聋。 河段下游,水势平稳之处,竟然还有钓鱼人,三三两两地坐在岸边,手里提着竹竿。 有句老话说春钓滩、夏钓潭、秋钓阴、冬钓阳。 可能对于那些真正热爱钓鱼的人来说,一年四季都是垂钓的好日子。 最近几天还连续出大太阳,水温有所回升,鱼儿自然也活跃了不少。 在那向阳处就有好几根鱼线,像树梢落下的蛛丝,稳稳地挂在半空。 嘉年三人沿岸走下去,速度散漫的像是在散步。 官元霁觉得有趣,想靠近了瞧瞧。 她走过去询问一名钓鱼的老人。 “老伯,渔获如何?” 老人没有回头,只是竖起手指放到嘴边,压低声音道:“小点声,别把鱼吓跑了。” “哦。”官元霁乖乖答应,俯身望向老人旁边的鱼篓。 老人大概是觉得她挺听话,声音又好听,应该是个懂事的女娃娃,于是便回过头,准备跟她多唠两句。 可当他看清官元霁的样子,顿时惊讶的连话都说不出来。 乖乖,这女娃娃长得真俊! 官元霁抬头问道:“老伯?” 老人打了个激灵,如梦方醒。 人老了,心气也不如前。经过最开始的惊艳后,老人的心境也平稳下来。 他和蔼的与官元霁谈笑起来,不知官元霁说了些什么,让老人挺高兴。 等她离开的时候,手里多了一条鱼。 官元霁得意笑道:“今个的午餐有着落了。” 嘉年疑惑道:“你真的是俱卢洲年轻十人第一么?” 官元霁斜了他一眼:“你什么意思?” 嘉年耸耸肩:“跟传闻中有点不一样。” 同行一路,嘉年发现她对钱财一事真的是斤斤计较,细致到一颗铜板都能跟人砍价半天,对待某些陌生人也没有特别冷漠。 尤其是面对那些凡人的时候,也不会冷着个脸,偶尔还会笑笑。 总之是个挺有生活气的人。 官元霁摇了摇手指,说道:“你还是太年轻啊,传闻都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偏见,故意添油加醋过的东西,谁当真谁是傻子。” 嘉年点头赞同道:“传闻中还说你是千年难得一见的绝世美人,我看就是在夸大其词。” 至少嘉年真不觉得她比姜芝清秋和虞青案好看多少,更别说跟桃良比。 “吼吼,嘉年小弟胆量见长啊。”官元霁暗藏杀机地眯起眼。 嘉年顿时感觉如芒在背。 兴许是神通使然,官元霁一不高兴,连带着一部分天地都会不高兴,向嘉年施压。 嘉年迫于压力只能高举双手,表示投降。 “今个午饭我请。” “地点要我挑。”官元霁道。 “没问题!”嘉年答应的痛快。 官元霁冷哼一声,算是暂时放过了他,拎着条鱼,背着手走在前面,高来高去的发梢有点俏皮灵动。 嘉年擦了擦额头冷汗,一肚子腹诽。 清和目光含笑的看着两人。 他跟玄谷一直认为官元霁不缺仙气,唯独缺少点人气。 虽然她有些习惯挺像个凡间女子,但那也是她知晓师父师兄的担心之后,故意为之。 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可心里难免有种不自在。 唯独跟嘉年这个同辈相处起来的时候,一些被引导出的小情绪,却是自然而然。 清和笑道:“神华楼又欠嘉年小友一个人情。” 嘉年不明所以。 “前辈说什么呢?” 清和摇摇头,笑而不语。 嘉年也没有继续追问,可能是高人都喜欢打哑谜。 中午,嘉年三人来到官元霁挑选的馆子用餐。 官元霁说这里的厨子做的糖醋鲫鱼是沿岸一绝,若有客人带鱼上门,他们也可以帮忙料理,十分贴心。 官元霁的那条鱼就交给掌柜处理去了,等端上来的时候,已经成了店里的一道名菜。 三人吃饱喝足,官元霁还额外点了一壶老酒,当然是嘉年付的账。 等他们下了楼,清和便说道:“已经到了雁荡河,我们就在这里分别吧。” 嘉年拱手道:“一路有劳前辈护道,晚辈感激不尽。” 清和微笑抚须点头。 官元霁指了指自己:“我呢?不跟我说句谢谢?” 嘉年再次作揖道:“多谢官元霁道友。” 最后一个字嘉年故意拖着长音,尽显调侃之意。 心情不错的官元霁懒得跟他计较,假装没听出来,满意的点了下头:“这还差不多。” 清和再次对嘉年说道:“嘉年小友,前路漫漫,务必小心珍重。” 嘉年抱拳道:“多谢前辈提醒,晚辈铭记在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