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二八章 朱元璋:商税三十税一还不够高吗?! (第5/5页)
> 除了整顿盐业,他还增加商税。” 听到韩成说起朱祁镇造的孽,朱元璋又一次的,想要锤爆朱祁镇。 他这属于是日常的cao作了。 听到韩成说见深对盐业进行整顿,并且成效还非常的可以,朱元璋不住点头。 对朱见深的这些做法,还是满意。 觉得朱建深不愧是他朱元璋的子孙! 就是不一样! 当然,如果是朱祁镇的话,那就另当别论。 朱祁镇是燕王朱棣的后世子孙,出现了这样的一个倒霉玩意儿,是朱棣的责任,和他朱元璋有什么关系?! 盐业不能乱,这不仅仅关系着大明的稳定,关系着朝堂的收入。 同时也关系着,大明千家万户的生活。 这一方面必须要弄好。 朱见深能看到这些问题,并加以解决,确实非常的可以! 但是在听到韩成说起朱见深,还增加商税时,朱元璋就显得有些不太理解了。 “韩成,他增加商税做什么!商税也收不了太多,三十税一就挺好。 太多的话,只怕不少商人都要负担不起。” 听到朱元璋如此说,韩成望向朱元璋的目光顿时就变了。 目光那叫一个意味深长。 朱元璋被韩成这样看着,只觉得浑身不自在。 “你这家伙,你有啥话就好好说,你这样看着咱做啥? 咱哪里说错了?” 对于商税,朱元璋还真的没看到眼里。 大明征税的主体是种地的百姓。 与之比起来,商税只能算是毛毛雨。 毕竟大明是农业为本。 当然,从韩成那里所听到的,市舶司的收入除外。 市舶司是市舶司,和朱元璋认知里的商税,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至少他是这样认为的。 这一思想,对于朱元璋而言,可谓是根深蒂固。 哪怕是从韩成那里,得知了不少商业的事,可在这事情上,他还是有些转不过来。 韩成道:“倒没什么意思,就是我觉得我要是在大明做生意的话,绝对能乐开花。 就没有见过比岳父你还大方的人! 三十税一啊!这是什么概念!” 朱元璋对于商业有多赚钱,当真是一无所知。 他太小看商人的赚钱速度了。 只怕他眼中的那些商人,都是小摊小贩。 没有将目光汇集到那大商人的身上。 “这真有那么夸张?三十税一还低吗?” 韩成用力点头:“真就那么夸张! 三十税一对于商人而言真不多。 大部分商人挣钱的速度,都是要远超种地的百姓的。 结果他们挣着远比百姓们种地更多的钱,却交着远比种地百姓低的税,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况,难道不应该乐开花吗?” 朱元璋听到韩成所说的话,顿时觉得,自己貌似……又做了一件比较愚蠢的事儿。 “商业很赚钱,真的很赚钱,尤其是那些大商贾,赚钱的速度,远超陛下你的想象。 这些人赚着最快的钱,却缴纳些最低的税,简直是没天理了!” “那你觉得,对这些商人应该如何收税? 税应该定到什么程度。” 韩成道:“十税一都是轻的,五税一,甚至于更高才算是正常范畴!” 朱元璋闻言一愣,带着一些迟疑的道:“这么多不行吧? 这样收下去,是容易出事儿的! 况且,这做生意的,也并非全是你说的大商贾,还有很多都是小商贩。 这样收下去,很多小摊贩都要活不了了。” 韩成道:“这些简单,可以分情况来。 针对不同的情况,收不同的税。 陛下你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因为陛下没有明白税收的本质是什么。 税收的本质? 税收还有本质?! “税收的本质是什么?” 朱元璋询问韩成,并一下子来了精神。 之前韩成与他说,社会发展的本质,结果弄出来了屠龙术这一震撼人心的东西。 现在,又对自己说税收的本质。 那是不是也意味着,自己很有可能会从韩成这里,又得到一些不得了的知识。 从而可以运用这些,自己之前所不曾掌握的东西,来制定出符合大明情况的税收,从而令大明能够更加健康的运行下去?! 而朱标也在此时,不自觉的就坐直了身体,等着听韩成的高论。 作为大明的常务副皇帝,朱标接触并处理了很多政务。 也与很多税收的事打交道。 但你要真让他说税收的本质是什么,他还真的说不上来。 同时还会显得比较懵,这税收不就是税收吗?咋还有本质? 因此上,也想听听韩成能说出什么道道。 朱标还有一种直觉,那就是若是能够从韩成这里,得知税收的本质是什么,极大可能会对大明,产生很大的正面影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