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养虫袋 (第1/2页)
蛊道第一真仙第九十四章:养虫袋白玉石长桌上的小巧宝塔,塔顶一个个相继碎裂。 从中走出一个个小人,李浩没有给这些小人分魂有过多的话语机会。 直接施展愈加熟练的摄魂术,将分魂们直接吞入腹中进行熔炼。 差不多用了七天时间,所有镇魂塔中被困的分魂全部逃离出来。 被打破的镇魂塔也是彻底失去它的所有能力,成为一件内部镶嵌高碳性的观赏物。 黝黑洞窟内,白玉石长桌旁,李浩双腿盘坐在地。 额头汗水如绿豆般落在衣襟上。 这几天时间内,吸收的分魂过多,在最后的熔炼时,居然记忆开始错乱。 好在他意志比较坚定,能够死死坚守,并动用摄魂术将这些众多分魂的记忆全部剔除。 没了自身记忆的分魂,一个个如同无主之物,开始任由李浩将其融合吸收。 他本身的魂魄强度很是稀疏平常,但随着一道道极为凝实的,原本就属于自身的分魂融入后。 那稀疏平常的魂魄开始逐渐凝实。 甚至在最后一道分魂融入体内后,李浩能够感觉到一种圆满之意的通透感。 这不是rou体上的,而是精神层面上的。 凝实魂魄繁衍出精神力,就像凝实血液繁衍出气血,两者是一个道理。 李浩趁着通透感席卷,将精神力外放于体外。 根据那筑基修士留下的书本所记载,缓慢入侵那腰间放着的御兽袋。 精神力仿佛是自身的第三只眼,纵然双眼紧闭,也依旧能够清晰从另一个视角看到周边一切。 一种十分玄妙的感觉。 精神力伴随着视角,接近那御兽袋紧束的口子,并蔓延其中。 原本充满色彩的世界,在精神力视角下开始变得黑暗。 李浩知道,这便是御兽袋入口模样。 没有多做停留,精神力继续向深处蔓延。 渐渐地一颗颗如同星光点缀,形成的巨大空间出现在他眼前。 精神力在这个巨大空间内开始畅游,差不多游走八百多米才被一道星光凝成的墙壁阻挡。 果然,这个御兽袋的空间,足足有数百多平方。 当真是映照,佛家所述的“纳须弥于芥子”。 相传佛门和世俗社会是相通的,就像芥子和须弥山可以互相包容一样。 芥为蔬菜,子如粟粒,佛家以“芥子”比喻极为微小。 须弥山是神话中的山名,为佛教所用,其高八万四千由旬,佛家以“须弥山”比喻极为巨大。 传说苦修士曾询问佛陀,“云芥子纳须弥,须弥至大至高,芥子至微至小,岂可芥子之内入得须弥山乎?” 佛陀回答“可!” 这便是“纳须弥于芥子”的由来。 和这御兽袋描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不足一掌大小的布袋,有着数百立方的空间,当真玄妙。 可能这就是修士,修天地之力,创伟岸之奇。 武者于其相比,手段还是过于单一。 脑海中回想着那个陨落筑基修士留下书本中,关于烙下精神印记的方法。 那无形的精神力,缓缓构成一条条丝线,最后在偌大空间内绘画出一个蚕虫模样。 这蚕虫正是铁丝蚕。 毕竟,铁丝蚕才是自己一切的开始。 铁丝蚕模样构成的精神线条缓缓落在星光点点的透明墙壁上。 就在精神线条融入其中后,李浩心神中对于御兽袋空间多了些感应。 有一种,自己能够随时进,并掌握这处庞大空间的感觉。 念头微微一动,位于御兽空间内的精神力直接被放逐到御兽袋外。 精神力回归,李浩张开双目,眼神中透露着激动。 果真可行。 上前抓起白玉长桌上破碎的镇魂塔,将其放在袋口处。 心念一动,那破碎镇魂塔直接消失在手中。 而李浩精神进入御兽袋,那镇魂塔则安安稳稳悬浮在内部空间。 心念再度一动。 破碎镇魂塔出现在手中。 可谓是进出自如,没有丝毫停滞感。 御兽袋之所以被称为御兽袋,主要原因便是它能够在其中培育兽类。 简而言之就是,这御兽袋能够装载活物。 衣袖抖动间,外表包裹冰层的铁制试管出现。 气血将外部冰层融化,将其中的制冰虫倾倒而出,心念一动间,制冰虫消失在手中。 而御兽袋内,则多了一个小巧物体,正是制冰虫。 有了烙印在御兽袋中的精神力,李浩发现自己能够随时将视角转换其中。 念头动弹,御兽袋中的空间开始发生变化,星光点点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