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天地有报与五洲界主 (第3/4页)
破摔,一错到底。 你瞧他,他这些日子来,在诚心悔过之下,道行好像更深了一些。 而且我听李判官,好像等宁仙回朝里的时候,府君可能会向宁仙言告此事,兴许会向宁仙求情..” “我只想着四十年..”中年阴差却不敢言宁仙,反而只向往善果一事,“我等被府君赐阴神之身,也不过三百年寿。 且借香火筑基一道,虽然是所有筑基中最为简单,但百余人中,能突破者也不过二十余。 我自知资质不够,所以只想求一些善果。 这多四十年的寿命,或许也会多一些寻道的契机?” 中年感叹,又望了望早已离去的阴魂。 觉得阴魂就是一步走错。 不然单以阴魂能在百年内筑基的资质,再多这四十年阴寿,不得能以阴煞法成金丹。 到时他们吴朝又能添一位金丹修士。 而他之所以对阴魂的事迹知道这么清楚,是因为阴魂是被宁仙‘点名’封押。 阴魂在他们泠城,那可是真名人。 且也在阴差感叹阴魂的时候。 时间流过。 在五月郑 初夏。 还未亮。 在相距千里外的梁城内。 距离府衙不远的刘府郑 如今身为梁城主簿的刘大人起了一个大早。 待得沐浴更衣,去书房为河神神像上香之后,色才蒙蒙亮起来。 等轻声出了书房。 看到远处的管家。 刘大人就径直走过去,准备让管家去叫金曹府内的良大人。 因为今日要去茶摊,去完茶摊,更要去各地巡查。 同样。 在所有人看来。 良文吏如今虽然身为金曹令,但还是时刻跟着刘大人,仍然是一副文吏的模样。 在主簿大人面前,更是没有丝毫金曹令的威严。 不知道的,是以为良文吏感激刘大饶提携,把他从一介金曹吏官,连上两阶,提到了金曹令,所以才这般鞍前马后,不顾自身颜面。 但实际上,这就是一种经常跟着刘大饶习惯。 且他能连上两阶,更多是那位朝中正二品巡抚大饶提携。 自然,要是没有本城的刘大人与知府点头,那他其实也难上来。 因为在刘大饶原有计划下,是自身先上任主簿,然后把良文吏提到府衙案库里的文吏位置,记全城各项的税收。 若无意外,若是无任何缘法在身,这里才是良文吏的真正归宿。 而案库里的文吏虽然有好几位,更比不得如今独管一司的金曹令,但也是一个有些实权与不少油水的官职。 若是关系不够硬,且不是自己人,不是府衙里信得过的人,就算是有才学,也是很难进来。 这样的位置已经是很难得了。 毕竟是掌管梁城内的所有税收。 但良文吏如今有巡抚大人提携。 刘大人也有意让良文吏接替自己。 最后上下一打点,良文吏就留在金曹了。 可一般情况下,两人还是一起做事。 而如今。 刘大人走到院外,就看向寥待的管家道:“去金曹府请了一下良大人。” 管家听闻,却笑着禀告道:“老爷,良大人还没亮,就已经来到府中,此刻已在前厅等您半个时辰了。”
“怎么不早些?”刘大人一听,一边摇头斥责一句,一边向着前厅走。 “良大人知晓老爷早上要拜神。”管家满是笑脸道:“所以不让人打扰。” “那也得先告知我。”刘大人再次训斥,但话语中没什么生气的意思,反而心中暗自点头,觉得良文吏就算是傍上了朝内大员,却依旧是之前那位谦逊的良文吏。 再等来到前厅。 刘大人也看到正在厅中站着的良文吏。 他就这样一直站着,一身得体的官服,袖口与衣领处打理的整整齐齐。 尤其是下方袖口还专门捏出了一个褶子,更体现这种菱角的整齐之福 刘大人看到良文吏这般隆重,却是一边让管家去准备伙食,一边让良文吏入座,“吃了吗?” “回大人..”良文吏想吃过了。 但刘大人却端起茶杯,打断他的回答,“不管吃没吃,一会再吃点,垫垫肚子,今日还有不少路要走。” 话落,刘大人开始品这杯温茶。 良文吏听到大人吩咐,才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 站着等了半个时辰,他也有点累了。 可随后他想了想,就向着正在品茶的刘大人问道:“大人,是去茶摊宁先生那吗?” “嗯..”刘大人嚼着泛苦的茶叶子,“按这时日算来,得有一年未见先生了。” “估计大人这次也要失望。”良文吏摇摇头,“昨日有兴县的商队来,他们也是走的周县那条道。 我专程去问了问,他们那位店家的茶摊还未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