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替死鬼 (第4/6页)
不响就已经完成了改革。 这么一个速度,让吕俊明有些措手不及。 棉纺厂这次的改革,前期算是非常的完美了。 厂里的大部分工人,都同意这样的改革。 一小部分不同意的,被何立轩镇压了下去。 其他人不知道这里面是怎么一回事,吕俊明却十分的清楚。 要说这件事情没有张鹤鸣的手笔,吕俊明是不会相信的。 只要成功地熬过了第一个月,那棉纺厂的改革就能够说非常的完美。 这件事情给了吕俊明信心,他觉得可以考虑一下张鹤鸣说的改革。 吕俊明想了半天,还是没有什么头绪。 最后,吕俊明决定去找张鹤鸣。 张鹤鸣能够促成棉纺厂的改革,那吕俊明可以去学习。 有了张鹤鸣的经验,相信改革会简单许多。 想清楚这点后,吕俊明直接动身来到了棉纺厂。 可惜的是,张鹤鸣现在根本就不在办公室。 此时的张鹤鸣,正在鹤曼专卖店。 现如今张鹤鸣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扩大市场。 只有卖出去的产品足够多,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吕俊明想着张鹤鸣没在棉纺厂,便直接来到了鹤曼。 看到吕俊明出现,张鹤鸣有些意外。 “老吕,你怎么跑这里来了?” 吕俊明不敢耽误,赶紧把他的想法说了出来。 对于吕俊明做这样的决定,张鹤鸣自然是赞同的。 制衣厂如果不作出改革,对双方之间的合作没有什么好处。 吕俊明能够这么快想通,是张鹤鸣非常愿意看到的。 “今天找我来,肯定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吧?”张鹤鸣直接问道。 吕俊明点了点头,“改革我之前没有碰过,心里有些没底。” 张鹤鸣点了点头,吕俊明会有这样的担忧,完全可以理解。 对于改革这件事情,何立轩和吕俊明可以说是两个相反的例子。 何立轩一听改革,下意识就会赞同。 原因非常的简单,何立轩是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会比较快。 反观吕俊明,就一直在担心,生怕改革会给厂里带来不好的影响。 在改革的速度上面,两者同样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何立轩是想到就去做,根本就不会耽误一点时间。 吕俊明拖拖拉拉的,直到今天才想通。 就算真的决定要做了,心里又怕做不好。 今天来找张鹤鸣,想必就是为了得到张鹤鸣的支持。 如果没有人告诉吕俊明要怎么做,吕俊明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这件事情就算做了,最后恐怕都做不好。 吕俊明的年纪大了,张鹤鸣完全可以理解。 只要有改革的想法,那就是好的。 制衣厂只要有进步,双方之间的合作就能够继续进行下去。 关于制衣厂的改革,张鹤鸣的办法基本上跟棉纺厂差不多。 现如今国企是什么样的情况,大部分工人都知道。 他们清楚的之道,过且继续这样下去,最终他们都将会失去工作。 如果改革的话,说不定还有希望。 更为重要的是,改革之后他们的工资将会比之前要高。 相信这一点,是大部分工人都愿意看到的。 只有那些混吃等死的老员工,才会想着不去改变。 吕俊明现在要做的很简单,那就是去寻找支持。 只要有政府和国资处的支持,相信改革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接下来,吕俊明问了不少的问题。 问题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改革。 张鹤鸣没有不耐烦,一五一十的跟吕俊明解释了起来。 经过这一番交谈之后,吕俊明心里总算是有底了。 他对于接下来的改革,已经有一个大致的方案了。 接下来吕俊明要做的,就是彻底完善这个方案。 有了方案,吕俊明就能去寻求支持了。 有了国资处和政府的支持,吕俊明才能大胆的去改革。 让吕俊明直接在厂里宣布改革,这是他不敢做的。 吕俊明年纪大了想要求稳,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鹤鸣,谢谢你。”吕俊明认真道。 张鹤鸣摆了摆手,“改革势在必行,产量方面你千万不要给我拖后腿。” 产量,这才是张鹤鸣最关注的。 第二批的订单,张鹤鸣必须尽快交付。 只要交付了,棉纺厂的改革就算是成功了。 “鹤鸣你放心,这件事情我会亲自盯着,绝对不会出问题。” 有了吕俊明这个保证,张鹤鸣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吕俊明就直接提出了告辞。 张鹤鸣知道改革的前期准备有很多,自然不会再留吕俊明。 此时的马修远,已经待在家里好几天了。 相关的事情,税局已经找他了解过好几次情况。 马修远自然是不会承认,把全部责任推到了向红身上。 向红听说马修远出卖了她,一下就急了。 随后,向红便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全盘托出。 这对于马修远来说,自然是非常不利的。 马修远在棉纺厂这么多年,上面多多少少有些关系。 向红的背叛,立马就传到了马修远这里。 马修远知道之后,脸色十分的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