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场长这手艺,真的绝了! (第2/2页)
br> 哈丹赞叹一声。 老孙淡定说道:“场长做出来的,准备丰收节上卖,你们先尝尝咸淡。” 一听老孙这么说,员工们顿时都顿了一下,旋即喜笑颜开。 “场长做的?那是得好好尝尝!” “我说怎么今天吃炸酱面了忽然。” “场长的手艺,太难得了!” 大家纷纷捞起煮熟的劲道细面,然后加入牛rou酱,搅拌均匀。 每一根面条都沾满酱料,一看就让人食欲大开。 尤其是面条中夹杂着大颗大颗的牛rou粒,更是让人口舌生津。 哈丹用筷子夹起一大堆面条,直接塞进嘴里。 他嗦了几下,在嘴里嚼着面条。 这一口下去,他的眼睛都瞪大了一些。 牛rou粒的口感极好,酱料的香味充斥在口腔,满满都是香味。 炸酱面本就口感绝佳,而这次的酱料又是江风做出来的特殊酱料,那味道就更好了。 “好吃,这牛rou酱太好吃了。” 哈丹惊呼一声。 其他员工也纷纷动气筷子,一时之间,大家都不再说话,厨房满是大口嗦面条的声音。 院子里,江风和柳依依也在做炸酱面。 柳依依一般吃的不多,但是今天连着吃了两碗。第二碗吃完实在撑得不行,就跑去沙发上躺着休息。 她心里有些罪恶感,到了晚上就会去健身房锻炼,做够燃脂训练。 这次的牛rou酱让大家赞不绝口。 绝对是他们吃过最好吃的酱料。 “场长这手艺真没的说,太好吃了!” “酱怎么没了?你们吃一碗放多少酱啊!” “我去,我才吃了两碗!” 大家纷纷嚷嚷着。
江风倒是淡定,不过知道大家的评价后自然高兴。 于是,等拿到相关售卖许可证之后,江风便打算大批量制作,然后在丰收节上售卖。 正好趁着丰收节,自己也搞些事情出来。 到时候给周围的邻居也能送去一些。 丰收节临近,当地的村民都受到了通知。 想要买卖牛羊的,都可以去管理区登记。 还有很多大品牌,也在和这边的政府合作,在专门的毡包里摆放样品,供人选择。 接下来的日子,江风叫来老孙和格尔雅打下手,每日都忙着制作牛rou酱。 其实有了配方后,完全可以用工厂生产,但是生产的机器成本也贵,没个几百万下不来。 “场长,你要不开个酱料厂得了,现在市面上的酱料收入也高。” “我们正好有牛rou提供,收入应该比直接卖牛价格好一点。” 老孙建议道。 闻言,江风笑着说道:“这个我考虑过,但是应该行不通,我算过成本,按我这样的牛rou粒,一瓶牛rou酱的售价在60块以上才有得赚。” “按照华夏市场的行情,一般的拌饭酱一瓶才十几二十开钱。” “我要是开酱料厂,得先打响名声,确立品牌价值,但是肯定有很多人骂。” “真不如卖牛赚的舒服。” 江风说的不错。 他做的牛rou酱,成本太高了。 用的都是正宗草原牛,还是大颗粒,价格肯定高。参考现在牛rou市场价,卖的牛rou必不可能便宜。 如果走高端路线,一瓶买100以上,又不适配他坐拥千万粉的情况,容易招黑。 所以,这牛rou酱还是就图个丰收节的热闹好了。 老孙感慨道:“用真材实料,这个价也值,不过成本确实太高,不好处理。” 老孙心里对江风是佩服的。 做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一拍脑袋就能做成功。 比如做餐饮,很多人觉得我的饭菜做的味道可口,用料足,肯定能做下去。 结果进入这一行才发现,门道太多了,同行卷死你,真的用料足,根本就没有收益,被迫从各个地方减成本才行。 江风牧场的基本盘很稳,想搞第二级收入的话,还是要充分了解才行。 丰收节的时间渐渐临近,秘制牛rou酱已经做出几千瓶。 江风算过,一瓶牛rou酱里面大概有一斤牛rou。 现在市场上一斤生牛rou大概是40,他这边的生牛rou能卖到1斤45,一公斤是90 所以一瓶牛rou酱的定价60块,刚好合适,也很实惠了。 由于这两天江风一直在直播做牛rou酱,当地的很多人都知道他要在丰收节上卖,早早就准备好入手了。 而且,最离谱的是,当地人中还出现了黄牛,准备倒卖江风做出的牛rou酱。 倒卖演唱会门票、苹果手机的黄牛不少,倒卖牛rou酱的黄牛还是第一次见。 实际上就是因为江风的人气太高导致。 为了防止黄牛的出现,江风也说了,每个人最多买两瓶, 到时候他会看人脸,人工识别。 本地牧民、村民平日里都会关注草原网红的情况,江风在这边的影响力还是挺大的。 牛rou酱完全不缺人买。 西林浩特草原的丰收节终于到了。 这天上午,两辆自带冷库的货车,从江风的牧场出发,朝着丰收节的举办场地行驶过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