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柳大炮,张疯子 (第2/2页)
,他没有资格埋怨柳永,今年端午,柳永给自己捎了一封信,里面详细描绘了煮盐亭户的困苦,并附上一首新作的《煮盐歌》,他恳请徐硁能将晒盐技术传授给浙东的亭户,徐硁只是在利用柳永的身份和威望减轻自己在教学变革上的负担。 古代的大工程一般都在冬天进行,尤其是水利工程,春秋是农忙时节,一分钟都耽误不得,农民不能离开土地,夏天高温多雨,不仅工程随时有崩塌的危险,民夫也会因密度大而产生疫情。 徐硁,柳永,张先眼前的工地和北岸差不多,都在处于划线和排水阶段,扬州工程队的最大特点就是民夫脱离土地,让他们完全成为半职业化的工人,可以全年进行施工建设,民夫见到徐硁过来检查工作更加卖力的干活,好像中午的大rou面放了兴奋剂一样。 “七哥,你现在退出还来得及,等到盐校正式开学,你和我一样将站在儒教对立面了。”徐硁回头对柳永说道,他现在必须和柳永说清楚,虽然他有利用柳永大宋文坛词宗身份的心思,但当柳永活生生站在自己面前时,徐硁不忍心因一己私利失去这个朋友。 “你们看,我像是儒教那群酸子么?”柳永高举双手转了一圈,早年成名却不受待见,四次落榜让他心灰意冷,柳永向政坛大佬们低头示弱,却换来更多的冷言讥讽,不然他怎么会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张先最先拍手叫好,也学柳永模样转了一圈,“七哥,我也觉得自己不像凡夫俗子啊。” 徐硁见着眼前二人好像小孩一般,又好像喝醉了酒,徐硁只能摇头苦笑,“你们都是谪仙人,我才是凡夫俗子。” 柳永拉着徐硁的手说道,“你才是真仙人,拯救黎民的真仙人,我这一生最敬佩的就是崇矩公,他曾对我说过,四郎天分卓然,三分在画艺,七分在民生,我本不以为然,但直至今日我才明白,崇矩公没有看错人。” 柳永双手不停的指着四周,他的动作引来了旁边民夫放下活计驻足围观,“什么是大才?这才是,让百姓吃饱穿暖,让百姓有盼头有希望,让百姓觉得活得像个人,这才是真正的教化百姓,那些道德经典能让人吃饱饭穿暖衣么?那些华丽的诗词能让百姓看到希望么?这都做不到,怎么才能做人。我以前写的那些东西,狗屁不是,都是些自怨自艾,无病呻吟的东西。从今天开始,我柳永与各位共进退,我柳永死后便葬在这里,柳家每代子弟必会在松江盐校就读。” 柳三变的大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他既然在众人面前起誓,那必定会遵守,能与柳三变一起干活,这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他们高呼,“柳山长!” 四周的气氛完全遮住了冰冷的西风,以柳永为中心好像存在着一个时刻爆发的火山,徐硁甚至能看到每个人头顶的热气会聚在一起,一股冲天的力量在不断的攀升, “七哥洒脱,这昆山知县我也不想干了,为了让各位在徐汇安心立业,张某将在徐汇开办一所小学,如同扬州一样,我也过来做个山长如何?”张先表情甚是夸张,他嬉笑着拉着徐硁,“为了这片热土,为了黎民百姓,我们筚路蓝缕同舟共济,同济学堂,大家认为如何?” 徐硁不曾想到二人如此刚强,两个本就不适合官僚体系,礼教严明的儒家更是视二人为异类,张先和柳永文采上齐名,青楼上的造诣也难分伯仲,但他们都是光明正大不做作,张先比柳永还轻狂,不然也不会有苏轼的千古名句,“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徐硁还没有开口,几千人的呐喊便直冲云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