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9章 李师师的奇怪之处 (第2/2页)
这个刘安,真是很傻很天真,如今银行正是崛起的时候,手中银行的股份一定要长线持有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无论现在王刚给出的价位有多诱人,放在以后都是不值一提的啊! 不过这样也好,现在王刚手里也有了银行三个点的股份,他也会巴着盼着银行发展壮大。 ……… 对于银行来说,最怕的就是恐慌和信誉危机,因为平时百姓们存钱取钱都是零零散散的,这样银行只要留一些储备资金,其余的大部分资金都可以尽情的用于借贷赚利息,这也是武植动用了银行大量资金去发展自己的产业同时,银行还能有充裕的资金去放贷的原因。 但若是因为银行的信用危机导致百姓恐慌性的集中去银行取钱,那么银行那点储备资金是远远不够的,银行危机不容小嘘,再经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那么银行马上就会倒闭。 但是武植的大宋银行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武植掌握着现在这个时代最权威、最受信任、最普及的舆论工具报纸! 只要有报纸在手,除非辽军攻入大宋境内兵临城下,否则任何别有用心的人想造谣抹黑银行,并煽动群众集中去取款……都会功亏一篑,不会掀起什么浪花来。 发展到现在,报纸不仅被百姓们完全信赖,而且也成为所有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就算是那些目不识丁的人,每天也会抽空围坐在认字的人身边听报纸。 若是报纸上报道青州某处地方景色不错,那么当天那里就会挤满前来观看的人;若是报纸报道青州半月桥边哪个小吃摊风味独特,那么当天那个小吃摊前就会排起长队;若是报纸报道吃山药可以防暑,那么当天全青州的山药都会价格暴涨,并且会被抢购一空。 这就是传媒的力量! 当然,这种只是基于对民间的影响,一个自由公正的报纸有两种力量,一种是面向大众的传媒力量,还有一种就是大众通过报纸,对社会所表达的舆论力量。 这就涉及朝政了,目前青州日报的这个功能暂时还微乎其微,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汴京日报,其舆论力量已经逐渐崛起。 青州日报有一个板块是专门转载一些汴京日报的大事记,两家兄弟报社之间已经建立起了一套信鸽传递设施,每天都有大量信鸽来往,虽然还是有着不小的时间差,但是也完全能满足青州这边对于汴京消息的获取了。 武植一直想在青州日报汴京板块上看到关于灵儿、李师师、秦桧等他认识的人的消息,可是一直都是寥寥无几。 秦桧压根就没有关于他的消息,毕竟他目前还是个小人物。 而灵儿也没上过报纸,想来也是,虽然灵儿是大宋七公主,可不像后世公主那样每天都有大量活动patty参加,她住在深宫里面,能有什么新闻? 不过好在武植和灵儿还有书信来往,虽然由于路途原因,至今为止只给灵儿寄过去一封信,只收到灵儿一封信,不过看着灵儿那飘逸小楷,不管内容是什么,武植就已经满心欢喜了。 武植和灵儿能互相寄信,这倒多亏了在汴京报社任首席记者的赵构跑腿,不然皇宫里面,武植的信根本寄不过去。 关于李师师的新闻倒是很多,无非是唱的新曲新歌什么的,武植那几首歌流行后,汴京又有不少文人联合作曲的乐人写出了同样单曲单词的歌,倒是造出了一大批好歌曲来。 但是李师师唱的和这三首歌依旧是无法超越的经典,方文山也还是乐词界的迷之泰斗! 不过,武植偶然得知,让汴京所有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们引为憾事的是,那首最好听的,李师师自打那次金明池演唱会唱出来引起轰动后,就再也没有唱过。 无数名妓都翻唱过,但是在参加过那次金明池演唱会的人听来,无论谁人来唱,都没有李师师唱的动情,唱的好听! 可偏偏师师姑娘就是再也不唱了,别人也问不出原因,更没人敢逼迫她唱…… 李师师对外说以后会再唱的,但是具体什么时候,谁都不知道。 皇帝都不知道。 武植暗叹口气,眼睛瞟了瞟腰间的荷包……这个肚兜到底是嘛意思嘛?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