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14章 他找死! (第1/3页)
趁着巩利在西州,李云海决定举办手机工厂的落成典礼暨第一款手机的发布仪式。 四海科技股市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比较复杂,国资方有两个股东,四海集团有三个股东。 他们共同出资,成立四海科技。 关于第一款手机的命名,几个股东之间产生了剧烈的分歧。 王成望提出来,要取一个“长城”的名字,说长城牌手机这个名字十分大气,又富有中华元素,让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国产货,将来在国际上打出名气了,也能扬我国威。 林小凤说,长城电脑也没能做成大品牌,并不是名字取得霸气就有用的。 大家各抒己见。 李云海最开始是打算启用“四海手机”这个品牌。 但大家对这个品牌都不怎么看好,说四海这个名字太普通了。 而且四海系列的产品线已经很丰富,还不如另外创造一个新的品牌? 李云海想了想,说我们要面向世界,还是取个普通一点的名字吧,这样既好记,又容易被更多的人接受。 林小凤说,那就用茶花吧? 茶花? 王成望听了直摇头,说表里表气的。 李云海说,梅花怎么样? 我国是梅花的原产地。 国外培育梅花的地区并不多。 也就东亚几个小国有艺梅之风。 可以说,梅花就是妥妥的国风元素! 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国产货。 而且这个名字很好听。 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梅花这种生物的记载,也没有梅花相关的文化。 林小凤表示赞成,说我最爱的花便是梅花,我当然同意。 军资方代表向来是唯李云海马首是瞩,也没有异议。 金沙说梅花牌手机好听,就用这个吧! 王成望一看大家都同意了,自己再坚持己见毫无意义,也就默不做声。 于是全体股东表决通过。 四海集团要生产手机的新闻,早就传遍了全国。 李云海决定先在国内铺货,争夺国内的手机市场,立足全国,再进军国际市场。 四海集团在国内拥有不俗的经销商渠道,有非常完善的代理商体系。 手机工厂还在建设的时候,就不断有人打电话过来,说要预订手机。 九十年代的手机,全部依靠进口,主要在邮电局销售。 随着手机浪潮的袭来,大哥大取代BP机,传呼机店纷纷升级主营手机及配件业务。 四海科技生产的梅花牌手机,是第一款有牌照的国产手机。 这个时期的手机,并不需要插卡。 SIM卡片,到1991才被发明出来,到2G时代才流行开来。 大哥大时代的手机,都是写号。 买了大哥大以后,还要买号,交6000块钱开通移动通讯服务。 做为第一款国产手机,梅花手机得到了国家的重点扶持,直接和邮电局达成了合作,手机上市以后,将在全国所有的邮电局营业网点上架销售。 很多经销商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商机,于是纷纷向四海集团总部订购。 产品刚出来,产能有限。 也不可能生产太多存货,要先试探市场的水深水浅。 大家都怕抢不到货,所以都想提前预订。 到梅花牌手机正式发布前,已经接到了来自全国50多家有实力经销商的订购请求。 对于订购,李云海要求,只登记,暂时不答应给他们多少货。 因为现在的产能不大,他要先保证邮电系统的充足供应。 这天李云海都在忙手机发布会的事情。 当天晚上,李云海继续和巩利约会。 巩利一年之中难得有时间和李云海在一起,下半年又要拍电影,一去就是几个月,李云海也没有时间前往探班。 所以他俩抓住一切相处的时机恩爱。 吃过晚饭后,李云海和巩利来到坡子街散步。 晚上的坡子街,到处摆满了小摊小贩。 这个时期,西州全力支持私营和个体经验的发展,大量的农村闲置劳动力进城务工或者摆摊。 城管是九十年代后期的产物。 随着进城搞营生的人多了起来,城市管理存在太多的动荡因素,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城市道路又没有扩建,占道经营的弊端日益突显出来,才不得不于1997年开始成立城管部门。 所以坡子街最有烟火气的时代,就是九十年代。 没有什么车辆通行,大家都用两条腿走路,顶多推辆自行车,骑摩托车的人都少,很适合逛街休闲。 巩利在屏幕上经常饰演大女主,但在李云海身边,却是乖巧可爱。 两人在公众场合,表现得并不亲密,就像朋友一样正常的走一走,看到有想吃的小吃,便买来吃。 坡子街号称小吃王国,多的是特色小吃。 “我进去拜拜。”路过火宫殿时,巩利说道。 “好。”李云海陪她走了进去。 里面人山人海,戏台上正在演花鼓戏。 巩利进殿里去拜神。 李云海则在外面看戏。 巩利刚进殿,就碰到了一个熟人。 王成望嘿嘿笑道:“巩小姐,一个人啊?我们还真是有缘呢!” 巩利不理他,在蒲团上跪了下来。 王成望跪在她身边,碰了碰她的胳膊:“巩小姐,一起看个电影吧?我请你。” 巩利往旁边挪了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