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8章 私生子 (第2/3页)
前往机场。 当下午,他们回到了西州。 东洋来的美智子和三个工程师,也于当下午到达西州。 晚上,李云海宴请美智子等人。 那三个东洋来的工程师,和李云海谈话。 他们要求李云海先付一百万美元,他们才肯工作,光刻机仿造成功以后,再付剩余的九百万美元。 李云海不是我不信任你们,你们得先拿出一点看家本事,让我知道你们值这么多的钱。 东洋人可以,明我们证明给你看。 次日,李云海带着美智等人来到光刻机车间。 蒋志军和岳华等人都已经准备就绪。 之前的拆解光刻机时,有几个零件无法拆解。 李云海让东洋工程师上手。 果然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东洋工程师使用了一种特制的工具,半个时不到,就将那些零件打开来了。 李云海又要求他们重装了一遍光刻机。 他们十分麻利的将光刻机组装了起来,速度之快,是岳华他们的十几倍! 李云海看出来了,这三个东洋工程师,的确有些料。 他为了稳住东洋饶军心,便同意先给他们一百万美元。 东洋人收到钱后,便帮四海集团仿造光刻机。 80年代,我国拥有全套光刻机的技术。 李云海正好接力这一棒,继续光刻机的研发。 光刻机的很多零配件,国内都能找到生产厂家。 这些厂家在企业改革中,都面临破产和改制。 李云海直接出资,将这些老牌的国营企业都给收购了。 如此一来,四海集团也就真正拥有了全套光刻机的配件生产厂。 现在要攻磕就是技术难关。 李云海要做的是最先进的光刻机。 现在尼康的光刻机,初始制程便是500纳米,到明年应该可以突破450,或者400纳米。 李云海他们要想不落后于人,就要冲着400纳米以上进行研发。 美智子也带来了些资料,对制造光刻机有一定的帮助。 李云海他们到北金招工的同时,安排林凤和大卫跑了趟米国,从gca公司挖了些技术人员过来。 gca因为经营不善,光刻机卖不出去。 尼康的光刻机,总销量达到了3000多台,占据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光刻机市场。 南韩的三星公司,米国的很多半导体厂家,都是采购尼康的光刻机。 gca的技术人员也在寻找合适的企业跳槽。 四海集团开出来的薪水,令他们无法拒绝。 至此,四海集团拥有了一大批光刻机领域的专家和技术员。 在euv光刻机发明之前,光刻机技术并非难以逾越的高山。 仿造光刻机不难,难的是持续不断的研究。 如果一家光刻机企业经营不善,产品卖不出去,就算你有生产能力,也无以为继。 就像米国的gca一样,他们并非生产不出来,但没有市场,生产出来的光刻机没有人要,没有收入就没有钱继续研发新的产品,不到几年时间就会落后,这个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公司离倒闭也就不远了。 四海集团有自己的pc产品,销量达到了每年几十万台,虽然比不上ibm等巨头,但要养活自己的光刻机工厂还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李云海才有研制光刻机的底气。 接下来的几个月,四海集团的工作重点,放在光刻机的仿造上。 值得庆幸的是,科研院拿出了mp3的研究成果,并注册了专利。 轻薄型笔记本电脑也成功面剩 这款笔记本电脑,只有4.6斤重,采用了触摸屏幕技术,拥有一台电脑所有的功能。 四海电脑产品,又研制出一款新的电脑型号,采用486芯片,4m内存,40m硬盘,并在pc中引进了光驱这个概念。 光驱早就发明出来了,但并没有广泛的应用到pc领域。 李云海在这款电脑上,配置了两个软驱和一个光驱,并推出了不少光盘软件。 以前只能通过软驱来读取的软件,都可以刻录进光盘,通过光盘来读取。 李云海相信,不用多久,光盘就会成为计算机的标准存储设备。 七月份,四海集团重磅发布了这些新型产品,同步在全球四海商店上架销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