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8章 刷新纪录 (第2/3页)
美元! 一个名叫马歇尔的客户订购了外星如脑、龙腾pc和大量的墨仓式打印机。 马歇尔先生,他早就关注到了外星如脑,前几次来ces参展的时候,他就进来看过,但一直没有下订单。 他,四海集团坚持参展,而且每一年都做得越来越好,展台的布置也更来越豪华。特别是每年都能拿出新一代的产品来!所以他相信这家公司的确很不错,至少明很有实力。 李云海心想,前面几届,也不知道是谁招待的马歇儿,都没有拿下这个饶订单。今年沈秀兰却谈了下来,也足见沈秀兰的厉害。 签订完合同后,马歇尔放了订金离开。 大家都朝沈秀兰伸出大拇指,祝贺她旗开得胜。 沈秀兰没有得意忘形,谦虚的笑了笑,继续努力接待下一拨外商。 李云海和两个外商磨了半洋工,那两个人听得很仔细,看起来也很想要下单的样子。 然而当李云海进入实质性的拉拢生意阶段时,对方却转身离开了。 李云海一看时间,好家伙,居然谈了一个多时。 对方给他的感觉,就是很有兴趣,随时能成交。 但到关键时刻,对方却犹豫,要再想想。 李云海得口干舌燥,坐下来喝了半壶水才缓过劲来。 他把摊子交给手下,干脆和倪教授前去参观其他展位。 途经一家办公设备展位时,李云海看到之前接待过的那两个洋人,正在里面听取销售员的介绍。 倪教授笑道:“刚才你接待的,好像是他们?” 李云海无奈的一笑:“是的。看来他们的确还在犹豫。” 倪教授道:“办公产品发展到今,技术创新上已经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除非我们能做出更好的产品,能一眼就让人喜欢!” 李云海沉吟道:“哪有这样的产品呢?我们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哎,倪教授,你我们现在做笔记本电脑,有前途吗?” 倪教授道:“你的是折叠电脑吧?” 1990年的笔记本电脑,品牌已经比较多了。 但这些电脑无一例外的有两个通病,那就是厚重、昂贵! 不管是ibm,还是康柏公司的笔记本电脑,比后世的笔记本电脑贵3倍,重5倍,慢30倍! 光是一个软驱,就能让笔记本电脑变得比砖头还要厚。 所以这个时代的人只折叠电脑,因为这么厚重的玩意,怎么样也跟笔记本等同不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当乔布斯从一个文件袋里拿出一台苹果air笔记本时,有多么的惊艳了!而那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了! 而在1990年,一台386折叠电脑,售价在6000美元以上。 要知道,这一年的主流电脑,早就是486芯片的下。 四海集团一直都只做台式机,还没有做笔记本电脑。 倪教授是个科研人,他对老板的每一个创意,都会很认真的去思考可行性,而不是一笑置之。 “李总,我们要开发折叠电脑,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这种电脑卖得并不好。ibm的折叠电脑销量都不高。” “倪教授,我们能不能研制出一款轻薄些的笔记本电脑?” “轻薄?这要怎么做到呢?电脑有的零件都要塞进去才行啊!” “能不能把大多数的零件,都集成到主板上?再把主板做到尽量轻薄化?总重量控制在2.5公斤以内。” “集成化当然是可以的。不过2.5公斤是不是有些夸张了?现在最轻的折叠电脑也在5公斤以上。我们要是能做到5公斤以内,都算得上夸张式的轻薄了。” “不行,我们必须把重量控制在2.5公斤以内。我想一定有办法。” “这个我们需要试验。” “那就尽快!我要求今年之内看到成品!” “好,我们尽量。” “倪教授,我还有一个想法,能不能开发出一款触摸屏的平板型式电脑?” “触摸屏?平板电脑?”倪教授被李云海一个又一个的疯狂设想所震惊,不由得反问道,“这种电脑有存在的意义吗?” “我觉得可以尝试。”李云海道,“我们的打字机使用的就是触摸屏,而我们公司又有触摸屏生产工厂,我们可以试试这种产品。” “李总觉得这种产品会有市场吗?” “我现在也不好,但我们总归要多元化发展。科技就是创新嘛!” 倪教授觉得李云海的思维太过异想开,不过这样的想法并非不能实现。他是做科研的,只管把老板提出来的设想变成实现。 至于能不能卖掉,能卖出多少台,那就是公司其他部门的事情。 倪教授笑道:“要制造出来并不困难,就是这个系统界面,对触摸屏并不友好。” “那就开发出我们自己的系统来!能适应触摸屏的新系统。” “啊?那可难了!” “我相信你们可以的!” “李总,我们科研院现在研究的项目很多啊!人手怕是又要不够用了。” “那就招人!清北不是有很多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吗?我听他们都喜欢跑到米国硅谷去打工,还不如把他们招到我们公司来做事!米国人出得起的价钱,我们也出得起。” 后世有人统计过,我国有一百多万高级知识分子在米国从事it行业,为米国的高科技发展做出了杰出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