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7章 勇闯中关村 (第2/3页)
议论跳楼的事。 李云海和区委商议,他愿意以两千元每平方米的价格买下这幢楼。 他打电话给赵金平,问了问公司的情况。 李云海白天都在展厅,只有晚上有时间和西州联系。 这种正轨渠道进来的机器,进价十分昂贵。就算孙铁锁是走特殊渠道拿的货,价格起码也达到了三万左右一台。再加上黑市汇兑的损失,成本就更高。 像孙铁锁做的也是贸易,连一家实体商店都没有,只有一家办公室。 李云海又询问了一下交易的方式。 只见那边一幢七层楼的楼顶边沿,站着一个中年男人,他张开双臂,大喊大叫。 李云海做的是产业集群,既有技术、也加工生产,当然也做贸易。 一到四楼,只需要粗略装修就行,反正是用来当卖场和培训班,没有太多的讲究,窗明几净、灯光明亮就行。 他猛的记了起来,失声道:“那人是孙铁锁!” 等这边展览会结束以后,他将在中关村设立分公司。 林振邦笑着摆摆手,说你谢什么?一家人说两家话! 林芝知道现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米国因为经济衰退,所以才炮制出一个广场协议,东洋受到限制,表面看似无限繁荣的局面,其实也是激流暗涌。北方的老毛子就更不用说,深陷冷战的泥淖。我国的经济刚刚起步。几个主要的大国,都有各自的难处。 周边学校多,开电脑培训学校肯定有生意。 李云海很快便忘却了梦境,和林芝再赴温柔之乡。 林芝说着,起身抱住了他,用自己的身体温暖他。 李云海看中的那栋楼,属于区委的物业。 吃过饭,林振邦和他们散了散步,便即回学校去了。 他来到四海集团后,对李云海的先款后货政策,执行得最为彻底。 一批科研院所围绕此地、开枝散叶,涌现出一大群现代科学的奠基人。待到70年代末,中关村已聚集了一流高校30多所、科研院所130多家,成为我国真正的科技心脏,人才密集度不逊于硅谷。 他的公司,和中关村的其他公司完全不一样。 李云海站住脚,向她们讲了孙铁锁的故事。 李云海问是什么价格给他们的? 赵金平说是两万七千元一台,全部是彩显电脑。 回家的路上,沈秀兰忽然大喊一声:“你们看那边,有人要跳楼呢!” 小印展落幕以后,李云海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来到了中关村。 区委的意思是可以租给李云海。 北金是大城市,各种展览会多,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多,当然同行的竞争力也特别大。 看热闹的群众,慢慢的散开。 王林抬头看了看那个人,隐约有些眼熟。 晚上,李云海做了噩梦,梦见孙铁锁从天台上一跃而下,摔死在他面前,七窍流血,其状凄惨,死不瞑目的瞪着大眼睛,看着李云海。 赵金平恭维的笑道:“还是因为李总高瞻远瞩,把四海集团这块招牌做大做强了,威名远播,吸引了别人前来采购。” “康信办公用品公司?这不是孙铁锁的公司吗?” 林芝问父亲,下一步的去向定下了没有? 林振邦说还没有,要等进修结束,又说我都不急,你急什么呢? 李云海听到他们谈话,原来跳楼的人还真是孙铁锁,下午跳楼被救了下来,但晚上又跳了一次,终于得偿所愿。 李云海摇头叹息:“这人真的是太傻了!500台计算机,你便宜卖给别人就好了,总有人愿意采购的啊!何苦走上这条不归路?真是个死脑筋啊!” 赵金平说李总辛苦了,请多保重身体。 林振邦听说他们来到了北金,笑着说明天晚上见个面,又问他们住在哪里? 通完电话,林芝笑道:“云海,我爸回来了!听他的语气,心情很不错呢!你说组织上是不是对他有了新的安排?” 在极佳的性价比机器面前,孙铁锁手里那些货,完全没有竞争力。 李云海哦了一声,终于明白了其中关窍! 原来如此! 五楼用来当办公室,这里原本就是办公楼,颇为干净,收拾一下就能用。 这天的展览会生意,和昨天差不多,李云海他们又拿到了几个订单,卖出去4千台打印机。 这幢楼有五层高,总建筑面积有五千平方米,总价一千万! 这次的小印展,让李云海发现了新大陆。 到展览会结束的时候,订单加上零售,一共卖出去2万多台打印机,算得上不错的战绩。 中午快到十二点的时候,沈秀兰来了,还给两人带来了快餐。 林芝和沈秀兰都不认识此人,问道:“孙铁锁是谁啊?” 他和林芝商量,想到北金开分公司。 李云海他们回饭店休息不提。 李云海深以为然,心想林芝真是个聪明人。 李云海说如此甚好,交付方式一定不能改变,我们宁可少做一单买卖,也不能因为贪图订单,把自己送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李云海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帮助孙铁锁。 中关村发端于1953年,以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科研楼竣工为标志,中关村开启了科学城时代。之后,我国的核能巨星、顶尖精英汇聚于此,成就了两弹一星的旷世伟业。 而四海集团的组装机,最贵的才卖2万7千,李云海还能赚一大半! 孙铁锁哭得像个孩子,大喊大叫的道:“你们别救我,让我死了算了!追债的人迟早也要把我打死的!” 李云海舒心的一笑:“这的确是个大订单,没想到北金的单位也找我们四海集团采购,这是一个大的突破啊!” 小卖部所在的楼房,上面开了不少贸易公司。 楼顶上的人大声的吼着歌,唱的是一无所有。 沈秀兰在旁边听着他们的对话,心里五味杂陈。 这就难怪了! 严格来说,孙铁锁的死,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在饭店里吃早餐的时候,李云海听到有人议论,说昨天有人跳楼自杀,听说是做生意亏本,被债主追得无路可逃,临死前只留下四个字:人死债消。 李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