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0章 吻【求订阅】 (第3/5页)
!好啊,我现在就有空。” “那我们在北金路见面吧?你到我老家楼下来,我在店铺等你。” “行,我这就过来。” 李云海喊上郭婉华,来到北金路。 那家服装店门口,站着几个人。 李云海凭直觉就是他们,便走过去问道:“请问哪位是新加坡回来的房东?” 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笑道:“你就是李老板?” 李云海道:“我是李云海。请问大姐,你怎么称呼?” “我叫王金凤,这幢骑楼是我父亲留下给我的产业。我问过我在国内的亲戚,才知道四海集团在国内极有名气!之前多有得罪,还请李老板原谅。” “王大姐,你好。那你这楼卖不卖?” “卖给你了,价格就是我们之前商量好的。100万美元。” 郭婉华讶了一声:“100万美元?就买这么一幢三层楼的房子?这也太贵了吧?” 王金凤问道:“李老板,这位是你的什么人?你们谁做主?如果价钱不合适,我可以不卖。” 李云海捏了捏郭婉华的手,说道:“王大姐,这位是我姐。买楼的事情我做主。100万美元,成交。” 郭婉华见他如此说,也就不再废话。 王金凤满脸含笑的道:“我回国的时间有限,那我们尽快完成交易吧?” 李云海说今天就可以啊! 王金凤最关心的就是金钱,问道:“李先生,请问你是以什么方式付款?” 李云海道:“转账吧!我可以从香江向你的国外账户转账,这样可以更快速的完成交易,你也可以更快看到钱。” 王金凤闻言松了一口气:“那太好了!我就担心钱的事。” 李云海对郭婉华道:“郭姐,我得向你借100万美元。你在香江帮我支付,我再从西州向你转账。” 这年时期,银行网点计算机设备尚不完善,直到80年代后期,银行网点才逐渐配备计算机设备,中心城市成功的利用大型机把网点连接起来。受限于系统局限性,主要解决了中心城市的业务联网,城市外的广大地区网点电子化依然原始,城市之间业务也无法整合。 也就是说,银行还无法做到通存通兑。 一直到1991年,人民银行卫星通信系统的电子联行正式运行,标志我国金融科技信息的建设进入全面网络化阶段。这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数据大集中,简单说,就是用户无论在哪发生的交易行为,总行都能实时的掌握。 所以,李云海人在花城,暂时只能用郭婉华或者施文涛的账户进行支付。 郭婉华当然表示没有问题。 李云海对王金凤道:“我还有一个要求,我买下骑楼以后,马上就要做用途。所以请你和现有的所有租户进行解约,且不再续租。” 王金凤说道:“我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我昨天下午到达花城以后,就先和各个租户通了气,赔偿他们一点违约金,请他们三天之内搬离。所有的租约,在三天后作废。” 双方又讨论了一些细节,确定没有问题。 于是,李云海和王金凤等人,来到花城房交所,办理了私房的转让手续。 等租户全部离场后,李云海将对整栋楼做一个简单的装修。 再简单的装修也需要时日,至少要等到1986年的1月以后才能正式进驻。 至于几家百货大楼,一直没有给李云海回复。 李云海现在有了自己的骑楼,也就不在乎租不租他们的场地了。 一楼用来当商铺,230个平方米也足够了。 二楼用来开计算机培训学校,只开四个班,可以摆放200多台计算机,暂时应该够用。 三楼用来当分公司的办公场地。 暂且就这么经营吧! 且说这天晚上,李云海和郭婉华办完事情,回到家里。 李云海邀请郭婉华到家里坐会儿。 郭婉华笑着答应。 自从昨天晚上有了那个吻之后,两人之间的关系,无形之中又亲密了许多,更有了一种超友谊的默契。 郭婉华用最实际的行动,拉近了和李云海的距离。 如果她不主动迈出这一步,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有更实质的发展呢! 他俩下了车,郭婉华吩咐司机和助理先回去。 车子离开后,郭婉华嫣然笑道:“你留我下来,是想请我吃什么好吃的吗?” 李云海看着她小巧的嘴唇,不由得心神一荡。 郭婉华也有些情动,两个人脉脉的对视。 暮色四合,花城的夜晚,微风不燥。 李云海掏出钥匙打开院门,他买下别墅后,换了门锁,装的是一关上门就能自动锁上的防盗门锁,里外都可以打开。 “咦,我家里怎么有人?”李云海看到家里客厅亮着灯,不由得大吃一惊,“我上午出门时,明明关了灯。” 郭婉华也不由得紧张起来,说道:“进贼了吗?大门是关着的,里面却亮着灯!” 李云海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那四箱金子! 他还来不及转移呢,不会被贼人偷走了吧? 郭婉华情不自禁的拉住了李云海的手,低声说道:“云海,要不要去喊警察过来?” 李云海压着嗓音说道:“来不及了,等我们喊来警察,小偷早就跑了。别害怕,我们先进去看看情况。” 他从院子里找到一把趁手的铁锹,走到客厅门前。 门没有关,一推就开了。 郭婉华松开李云海的手,方便他抓贼。 李云海走进门来,却不见客厅有人。 他又看到二楼的灯也是亮着的,便朝郭婉华使了个眼色,悄悄说道:“郭姐,我上楼看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