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特别代言人【求订阅】 (第3/4页)
/br> 和专业的产品CCA、碳粉不同,电脑打字机这款产品,面向的人群相对来说要普通得多。 李云海决定给电脑打字机打一打广告,不然他手里6.5万台机器,要怎么卖出去呢? 广交会的外商,来这边采购,就算看电视节目,也不一定能看到电视里的广告。要让广告利益最大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场馆附近做文章。 李云海忽然想到了米国的那个副总统,也就是老布什。 还有什么广告,比得上布什亲自代言呢? 可是要怎么样才能让电脑打字机进入布什的视野? 或者说,怎么样才能让布什来到自己的展厅呢? 李云海有了计较,他让沈秀兰和林芝看着展位,他则喊上庄勇,两人搬了几台电脑打字机,离开了广交会。 他来到白天鹅宾馆,跟前台说要找他们的负责人,有重要事情洽谈。 布什一行,将下榻在白天鹅,但是人家还没有到来。 不过这边的安保早就升级了。 李云海和他带来的电脑打字机,都经过了严格的检测才能进入。 负责人下来,打量李云海,问他有什么事。 李云海彬彬有礼的递上自己的名片。 “西江省商业局信息科科长,李云海同志!你好,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我们得知米国的布什先生即将来访,特意把全球最先进的电脑打字机送给你们使用,你们可以在前台和接待布什先生时展示出来,这是我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结晶,对向美方展示我国的科技实力是有好处的。” “哦?电脑打字机?你送给我们?” “是的,我带了三台过来,价值一万多美元,全部送给你们宾馆使用。这比你们前台现在使用的设备要先进得多。” “免费的吗?” “完全免费,不然怎么说是赠送呢?” “哎呀,太好了!谢谢你们啊!” “不用客气。” 李云海和庄勇把打字机放下,他拿起其中一台,递给负责人,说这是送给他本人使用的。 负责人一愣,但也没有拒绝。 李云海当场装了两台打字机在宾馆的前台。 其中一个前台,居然认出了他,嫣然笑道:“哎,你不是那个预订2208房间的客人吗?” 李云海看了她一眼,笑道:“对啊,就是我。你们宾馆最近太忙了,我们没能入住。” 前台抿着嘴直笑:“你女朋友呢?” “她也来了,我们住在花园酒店。” “哦!” 李云海装好打字机,教前台怎么使用。 前台年轻漂亮,也聪明伶俐,很快就学会了打字机的用法。 李云海拿了一叠宣传手册放在桌面上,对前台说道:“小jiejie,帮我一个忙,布什他们来了以后,你能不能塞一张这个宣传单给他?” “啊?这能行吗?”前台有些紧张。 “没事,这又不是什么坏东西,这是我们比米国人还要先进的电脑打字机。我们就应该好好的展示给西方人看。” “嗯,我看情况吧,好不好?如果对方正好问到了打字机,那我就给他塞传单。” “谢谢,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为国争光的好机会。” “嘻!你这个人真逗!难怪你能找到那么漂亮的女朋友。” “你肯定也有一个帅气的男朋友!” “没有啦!” “好了,打字机已经装好了,你们可以用来打印任何文件、票据。谢谢你们。” 李云海安装完毕,和宾馆负责人说了一声,便即离开。 他找到施文涛,让对方帮忙购买了一些材料,然后自己又制作了两个易拉宝。 易拉宝其实就是一个树立式的宣传海报。常见于人流多的街头通道,协助个体户式的路演推销活动,或是临时摊位。 这个年代的国内,使用易拉宝做宣传的并不多。 李云海也不知道哪里能制作,他都是买了差不多的材料自行打造,只要能起到广告的作用就行。 这次的易拉宝上面,他贴上了四海电脑打字机的图片,然后用中英文写下两行话:“比米国更先进的电脑打字机。”
另一个易拉宝上面,用中英文写着:“全球遥遥领先的电脑打字机!” 另他就是要引起米国人特别是布什的关注。 这么忙完,一天又过去了。 李云海回到自家展位,询问销售情况。 沈秀兰和林芝都高兴的告诉他,说电脑打字机卖出了12台,CCA和碳粉开了两个订单,卖出去两百多万美元的货。 李云海心想,这届广交会,华闰公司邀请了相应的采购商前来,但这些耗材采购商人,能来多少人,什么时候过来,却不知道。 今天开展第一天,就能斩获两百多万美元的订单,总算是开门红了。 电脑打字机,前后共计卖出去14台,都是零售的订单。 他在展位准备了两台照相机,坐等布什先生前来,只要对方能进自己的展位,那他就可以拍下布什和电脑打字机的合照,让布什当一回宣传大使。 开展的第二天,布什并没有前来。 李云海和林芝、沈秀兰在展位卖力的推销。 光彩牌CCA和碳粉,又接到了订单。有人采购了30吨CCA,说是先看看好不好用。 CCA出口价格为11万美元一吨,这个订单有330万美元。 还有一个外商,了解了三个小时之后,采购了100吨碳粉。 碳粉的出口价为5500美元一吨,100吨碳粉是55万美元。 两天时间下来,CCA和碳粉,卖出去600万美元,比起上一届来,算得上不错的开端。 电脑打字机,每天都能零售出去十几台。 很多采购商看到以后,觉得很实用,再加上价格也不贵,便买上一两台自用。 但还没有人大量的采购。 6.5万台的存量需要销售! 单靠零售怎么行? 李云海也不着急,好比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