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2章 豪掷百万!【求订阅】 (第2/4页)
说完以后,一脸你买得起吗的质疑。 李云海想了想,说道:“不知道贵台今年下半年,还有几部电视剧播出?” “嗯?那可多了。有八仙过海的重播,有济公,有刚引进来的射雕英雄传,有四世同堂,有海灯法师等等。问题是,你买得起吗?这可不便宜!你是哪个厂的?” “我是西州四海耗材厂的。” “耗材?具体是做什么的?” “碳粉、CCA,都是办公设备的耗材。” “哦!这东西也用得着打广告吗?” “打一点广告,让全国人民都能看到,总是好事。” “我跟你说,广告费很贵,你们的产品,又并非大众民生产品,市场有限,你花这么多的钱打广告,只怕效果一般,你能不能收回成本都难说。” “没事,我愿意投放广告。” “我也是尽到告知的义务,你想买哪部剧的广告?” “下半年这些电视剧,我全买了!” “啥?”主任还以为听错了,霍然抬头看着他,“你说啥?” “主任,你刚才说的那些电视剧,我全买了。你算一下要多少钱吧?” “小同志,你不是开玩笑的吧?这可得好几十万!” “不开玩笑,我带了5万块钱的定金过来,其他的钱,我转账给你们。” “你来真的啊?” 李云海说一千道一万,也没有直接把钱拍到人家桌子上管用。 他把带来的5万块钱,一叠叠的拿出来,整齐的码放到办公桌上,说道:“这是五万块钱的定金,贵台下半年的电视剧广告,我包圆了!” “咝!”主任看着面前的钱堆,不由得大为震撼,“小同志,你贵姓?” “免贵,我姓李,这是我的名片。”李云海递上名片。 主任接过来,仔细看了看,似乎想到了什么,思索着说道:“四海耗材厂,光彩CCA?我怎么觉得这么熟悉呢?” 林芝在旁边笑道:“主任,你一定是看过报导吧?。这可是咱们的国货之光,在春季的广交会上,为我国创造了几亿外汇呢!” “是的,主任。” “哎呀,了不得啊!这个世界,果然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 林芝嫣然笑道:“主任,连主流媒体都争相报导光彩牌CCA,你也应该给我们最好的广告时段,宣传我们的产品,好让全国人民都看到和听到,知道我们国内有了这么好的高科技产品!” 主任顿时对李云海刮目相看,笑着说道:“哈哈!那当然。只要你们给钱,我们当然可以播放。你们做好了广告吗?” 李云海说还没有制作,这不先来和你们洽谈广告业务呢!广告就请你们台里派人拍摄吧?还是说必须找专业的广告制作公司? 主任说都可以,看你的意思。 广告部成立于1979年,一直到1995年,广告销售才全面实行代理制,依靠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广告公司承揽业务,并依照收视率制定价格,使企业可根据产品特点有选择地安排广告。但在收视率最高的一套黄金时段,采取广告时段投标方式,即由企业及其代理公司自主投标决定该广告时段的归属权。 因此这个时候的广告权,还全部握在央视自己手里。 广告部当然有自己的制作班底。 李云海觉得找央视合作更靠谱,便说请你们帮忙制作广告吧! 双方便就合作展开详细的谈判。 李云海一口气拿下了下半年8部电视剧的广告,5万块钱一部,总计40万元。 这对当时的央视来说,也算是一笔不菲的广告费收入。 我国的电视广告,发端于1979年,到如今也不过几年时间。 在一切产品都靠计划生产、销售的年代,很多国企并没有打广告的意识。 乡镇企业、私营企业打广告的反而更多,但动辄几万块钱一部电视剧的广告,一般的企业也吃不消。 李云海一下子就买了这么多的广告,可以说是大客户。 谈妥合同以后,央视将在七月初派出制作团队,前往西州实地拍摄,对工厂和产品进行取景,制作广告。 李云海承诺,回到西州以后,就给央视打余款。 对方这么大的国家单位,李云海还得信得过的。 办妥手续,就到了中午。 李云海和林芝离开央视。 “奇怪,我们在里面走来走去,也没见着一个脸熟的主持人。”林芝四下瞧瞧。 “应该都在前面的演播大楼。你感兴趣的话,我们去溜达一圈?” “那算了吧!我饿了,填饱肚子要紧。我听说北金有八大饭庄,我们是不是要一一品尝一番?” “八大饭庄?哪够咱们吃的?咱们先去哪里?” 林芝还真不愧是个吃货,对北金的八大楼,如数家珍:“东兴楼、泰丰楼、致美楼、鸿兴楼、正阳楼、庆云楼、新丰楼、春华楼。不过我们今天都不去,我们去东来顺吃涮羊rou火锅吧!” 东来顺以涮羊rou驰名于京城,羊rou鲜嫩、汤底醇厚,是老北金铜锅涮rou的佼佼者。 李云海带着林芝,打了个的士前往东来顺。 改开以来,北金的出租车行业日渐发达,出租车以拉达、达契亚、蓝鸟、皇冠等车型为主。 皇冠是当时北金比较好的出租车,有空调,座儿舒服,就连开皇冠的司机也是穿衬衫打领带,所以当时大家都把皇冠叫做出租汽车里的贵族。 这年代打车可是个费钱的事,本地人很少打车,都是外地人,海外客商才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