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9章 战绩:7.5亿!【求订阅】 (第3/5页)
我请大家到泮溪酒家吃饭!酒菜任点!” 刘杰喝着汽水,扛着引路牌子,笑嘻嘻的离开。 郭婉华和进来的几个外商交谈起来。 她做的是工程机器,对打印、复印这一行,也算是业内人士。 李云海写的推介话术,她看了几遍,cao练了十几遍,已然烂熟于心,她用流利的英语和对方沟通。 林芝等人在旁边听到,都暗暗叫好,夸郭婉华的英语说得真棒! 外商来自欧洲,名叫亨利,是CEWE公司的采购经理。 CEWE公司成立于1961年,是欧洲最大的办公耗材供应商之一。 李云海习惯给国外的公司取中文名字,这样方便记忆。 像这家CEWE公司,他就记为西威公司,简单易记。 亨利也是看到了科学杂志的报道,才起心动念,前来我国考察。 他以前也来过我国,也曾参加过广交会,算得上半个华夏通。 郭婉华向他介绍了光彩CCA,说这是目前为止,全球最顶尖的技术,遥遥领先于东洋的CCA。 她说欧洲人很注重环保,你们公司是欧洲最大的办公耗材供应商,理应为欧洲的环保事业做一份贡献,采用环保的CCA和碳粉。 亨利摸着下巴,看着郭婉华,或许他也觉得,郭婉华说话的样子,格外有迷人的魅力吧? “当然,我们这次来,就是想寻求和贵公司的合作!”亨利四十多岁年纪,个子高高的,穿着十分考究,虽然看不出来是什么名牌,但一看布料做工,就知道价值不菲。 郭婉华的穿着打扮,也是十分出彩。 她和亨利站在一起,颇有一点男才女貌的感觉。 人与人之间,是会互相吸引的。 有的人真的能一见钟情。 就像林芝之于李云海。 很明显,亨利也被郭婉华的气质和美貌所吸引。 李云海也是男人,一眼就看出来亨利眼睛里隐藏的想法。 他甚至怀疑,亨利没有下单,而是一直和郭婉华在反复的讨论CCA的成分、反应、热稳定性,他分明是故意在拖延交谈的时间。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李云海的猜测,也没有明证。 郭婉华这样的女人,又有哪个男人见了不想多看几眼呢? 哪怕明明知道,这样高贵优雅的女人,自己绝对无福消受,但多看几眼,多交谈几句,也会感觉自己骨子轻了几两! 这时,又有外商进来,李云海起身接待。 在广交会最后几个小时里,他想努一把力,看看能不能再接几个订单,将整体的成交金额,抬升到2亿美元以上! 他接待的外商,听说了科学杂志的报道,过来看一看的,不过对方了解得很认真,时不时的还能和李云海聊到传统CCA的结构和成分,看得出来,此人或许曾经也是同行。 对方了解完毕,拿了宣传手册和名片离开,也没有说以后再联络的话。 李云海无奈的耸耸双肩,在林芝身边坐下来。 郭婉华和亨利的谈话,终于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 亨利在看过打印出来的效果后,说色彩鲜艳,比东洋人的碳粉还要好。 郭婉华趁机问他,今天好不容易来一趟,要不要带一点回去? 亨利哈哈一笑,说只带一点是不够的。你这样优雅的美女向我推销了这么久,我拿的货,要对得起你的美貌和气质。 郭婉华是个开得起玩笑的人,嫣然笑道:“亨利先生,我的美貌和气质,那可是很值钱的。” 亨利眯着双眼,说道:“那就要看看我的订单,能不能让你满足了。嗯,我要订购400吨彩色CCA,每样各订购100吨!哦,对了,原色的我要多加购100吨!一共是500吨!” 彩色的CCA,也就是黑、红、黄、蓝这四种颜色。 其中黑色的是11万美元一吨,对方多采购了100吨。 彩色的是22万美元一吨! 那总的订单金额,就是8800万美元! 李云海正端着水壶喝水,听到亨利说出这个数字来,差点没呛着! 他咽下喉咙里的水,看向亨利,心想这人不会是为了泡郭婉华,才下这么大的订单吧? 郭婉华知道李云海的产能有限,她并不惊讶于亨利下多大的订单,只关心李云海的工厂产能,能不能跟得上。 8800万美元虽然很多,但对香江的亿万富翁陈夫人来说,也就洒洒水啦! 亨利没有从郭婉华眼睛里看到期待中的惊喜。 他于是明白,这个高贵优雅得像白天鹅一样的女人,也是见过钱财,见过世面的人,几千万美元也不能打动她的芳心。 郭婉华看着李云海,重复了一遍亨利下的订单。 她怕亨利听得懂国语,所以特意用粤语和李云海说话。 李云海能听懂粤语,但说粤语的话就一般般了。 他笃定的点了点头,说郭姐,这个订单我们吃得下。 等六条CCA生产线全部开工以后,每个月的产能达到了300吨。 大不了再增加几条生产线,让每个月的产能达到600吨! 李云海的志气,本就很大。 扩大产能是迟早的事情。 郭婉华便对亨利说道:“很高兴你能下这么大的订单,请坐,我们商量合同的细节。我们只接受D/P和银行信用证。” 亨利为了在美女面前表现得很有钱,当即绅士的表示,那就D/P好了。我们不介意先给你们钱,但是请你们一定要保证货物的品质,和我们合作的,都是高端的企业,我们需要高品质的产品。 郭婉华说,这一点请你放心,我们出口的商品,品质方面绝对有保证,纯度和精细度,比其他产品都要高。 亨利说了一声OK。 郭婉华又和他商量合同的细则,每一条都要单独拿出来,和对方讲清楚。 直到双方都没有异议,这才签订合同。 亨利来过广交会,知道在这边下订单,需要缴纳一定的定金。 不过他的订单金额,实在太大,不可能先付30%的定金。 反正双方约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