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三) (第2/2页)
不满意的回答后,没说什么开车去了永丰铝业。 七月二十四号,车宏轩接到老史电话,正式转达检查组意见,请他这两天到古城市来一趟。车宏轩知道,这件事不能再拖了,便决定明天过去。 这时候,曹老板打电话过来:“检查组那边还没有别的动静?这次来没说什么,只是到银行看了进账单,又把我们的工资册复印走了。” “通知到了,我准备明天过去,我把这件事想的太简单了。” “怕什么?” 车宏轩解释说:“不是怕,要尽快搞出头绪,否则太误事了。” “银行那边有消息没有?” “还没有。” 曹老板急切地说:“我这边不行了,开锅了,工地大部分都处于瘫痪状态,甲方催进度,农民工要工资,好几家供应商已经把我告上法院了。你火速找关系,必须在月底前拿到贷款,否则真就完蛋了。这回可真惨了,把这大院赔了也不够。杀出去十几个要账的,没一个好消息,电话一响我浑身哆嗦。上个月工资还没开呢,月底前再不开资,有人就会开始炒我鱿鱼了,还干什么工程?现在面前就剩一条路——破产关门。真是太难了,老天竟要灭我!” 车宏轩皱起眉头问:“有多大缺口?” “三千万,没这个数死定了。现在才知道,我那些酒rou朋友关键时候一个顶楞的没有。你也知道,我是个大头兵出身,有猪头也找不到庙门子,连百十来万都dai不进来,现在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 车宏轩说:“按目前的情况看,必须得到国家的支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应该给行业协会打报告,给市长打报告。” 曹老板不耐烦地说:“说这些大道理一点用没用,不顶钱花!你就不用再说了,求爷爷告奶奶、挖门子盗洞的事办多了,没有用!现在不是我一家,家家都是热锅上的蚂蚁。”曹老板说到这里,应该是两眼含泪,哽咽地说:“我苦心经营的企业,没想到会毁于一旦!”
车宏轩安慰说:“你先不要急,车到山前必有路!” “那都是风凉话,是死路一条啊!” “要说也是,检查组来的也不是时候,搞得我干什么都没心事。” “不是跟你说过一百遍了吗,怕那事干什么?不就是千八百万工程吗?帮我过了这关,我年年给你工程。不行干脆把工地给我停了,他奶奶的,查完再干,看看老百姓能不能答应,还不闹他个倒海翻江?” “现在还不能那样。” “从现在起,有什么事让他们找公司,你马上下令,把工地给我停了!” “再坚持一下,毕竟甲方跟我们一条心。” “你呀就是胆小!坚决停了,有什么闪失我担着!” “这样,我今天去找我同学,把贷款的事谈一谈,看看怎么样。” “我让人给你送钱过去,再带两箱好酒,你等着。” “不用,我同学这人很正派,不吃这一套!” “你呀,听我的,有备无患。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商品经济时代人都会变的,记住只要他开口什么条件都答应,那是我们的活菩萨,是再生父母!” “一切都等我电话。” “好,我等你消息。” 车宏轩劝一句:“你也不要太着急了。” 曹老板瞪起眼睛说:“都火上房了哪里还稳得住?” “好,我抓紧。” 车宏轩放下电话,给老同学打过去,恰巧接了,他问:“行长大人好吗?” “老车呀,在哪里?” “在单位,说话方便吗?” “说吧说吧!” “我有个朋友是永丰铝业的老板,听说过这家企业吗?” “听说过,规模很大是吧?” “去年签了几个亿的工程,现在材料涨价,急需支持和扶植,否则就会破产倒闭,后果不堪设想。” “我明白你的意思,可现在总的政策是收紧银根,放贷又实行第一人责任制,牵涉面比较广。” “一个这么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建起来不容易,垮下去就是几天的事。你如果不能扶持民族工业,光知道赚钱,那不成了黑心商人?” “哈哈,给我上纲?他们公司固定资产净值有多少?” “我不清楚,估计最少有两个亿以上。我告诉你,这家企业在全国名列前茅,在可能的情况下,你应该给予支持,救活它。” “有没有不良记录?” “据我了解以前还没有过贷款。” “资金有多大缺口?” “三千万。” “数额不小啊!” “我过去,我们见个面,喝两杯。” “那就那样,你是不是和老邹还有联系?” “联系不多,但关系还保持着。” “想办法把他叫来,这些日子我正想找他,他手里有社保资金,我想拉点过来。” “明白,我能把他叫来。” “我知道你们的关系,这件事你请他来比我找他顺畅。跟他定好时间,如果今天他有事,我们就改个时间。” “但凡不是确实离不开就能来。” “我等你电话” “我马上联系。” 车宏轩放下电话,马上给老周打电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