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三观要合 (第2/2页)
离开。 吃饭的时候说好了,冉秋叶就住在杨小涛家,杨太爷去大队部住着。 用他的话来说,大队部里住着安稳,正好看着家底。 当然,明眼人都看出来,这是拿冉秋叶当孙媳妇对待啊。 杨小涛没发反驳,冉秋叶也拒绝。 于是,这个夜晚,两人没多少交流,各睡一屋,却都陷入失眠。 屋子里,杨小涛双手枕着胳膊,窗户上小薇玩的不亦乐乎,那可怜的蚊子还没尝到血液的味道就被尖锐的木刺穿透身体,随后隐入木桩,毁尸灭迹。 整个屋子都被小薇清理一遍,没有蚊子的打扰,清凉的夜风,将杨小涛脑海中的倩影吹散,闭目养神。 另一边,冉秋叶同样翻身看向杨小涛的所在,今天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太快了,太急了。 冷不防的就有人给她‘说媒’,还冷不丁的住在一起,让她没一点准备。 心乱如麻,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需要好好休息下,然后再来考虑人生大事。 第二天,杨小涛从睡梦中醒来,却是听到隔壁起床的声音。 随即起床,准备做点吃的。 “早啊,冉老师。” “早!杨老师!” 两人见面,一如先前模样,却默契的称呼对方老师。 “额,那个我不是老师。” 昨晚上知道杨小涛在学校里当老师,冉秋叶就跟学生一样称呼他杨老师。 杨小涛说着,“你叫我小涛就行。” “好,那你也别叫我冉老师了,叫我秋叶吧。” 冉秋叶大方的说着,杨小涛看着她,把她看的有些耳红。 “那好,秋叶!” “嗯!” 冉秋叶小声应下。 随后杨小涛准备做饭,冉秋叶在一旁烧火,两人渐渐聊起来,尤其说道读书的方面,更是有说有笑。 当杨太爷背着手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这温馨的一幕,顿时脸上露出笑容。
“太爷,吃饭了。” 冉秋叶看着太爷,立马站起来喊道。 “哎,就吃,就吃。” 早饭杨小涛熬了米粥,冉秋叶将昨天的山鸡蛋煎了,三人吃完,便一起往学校走去。 昨晚上各家各户都得到消息,新老师来了,孩子们可以得到专业教育了。 原本放假的孩子今天都来到学校,带着红领巾,站在国旗下。 冉秋叶随着杨小涛见到这群学生,随后见了学校教室,以及询问学生们学习进展。 看着冉秋叶在孩子中间问着问题,回答问题,用温婉的性格很快就跟孩子们打成一片,那种发自内心的喜爱,让一旁的杨小涛怦然心动。 前世他也曾问自己找个什么样的女孩做媳妇。 漂亮的?有钱的?普通的?平凡的?有内涵的?还是善解人意的? 他没找到答案,所以他没找到媳妇。 但今天,他仿佛抓到了什么。 “那就是,三观要合!” 只有三观合,在一起才会有共同语言,有共同目标,少隔阂,少争吵。 三观合,家事兴。 上午冉秋叶就在学校里熟悉环境,杨小涛也则是去村南的玉米地里查看情况。 中午吃过饭后,杨小涛就带着冉秋叶返回。 临走前,杨太爷又嘱咐一番,话里的意思就是把握好,让杨小涛有些无奈。 您老人家就这么着急? 一旁,冉秋叶和杨红兵混在了一起,两人说着悄悄话,看样子很是投机。 杨小涛也不知道俩人怎么认识的,不过感受着若有若无的眼光,杨小涛敢肯定她们说的是自己。 “太爷,山南的玉米月底就要授粉,我到时候会提前回来。” “嗯,你放心,那一片我给你看着,谁都甭想进去。” 对于杨小涛的实验田,村里那是高度重视。 不仅白天有民兵小队巡视,就是晚上也安排看林子的守着。 生怕野猪啥的坏了玉米地。 要说野猪,这东西还真有。 年前隔壁白马村就被一窝野猪霍霍了几亩玉米地,那是连根都给刨起来吃了。 村子组织人手猎杀野猪,最后没找到,这才不了了之。 但杨太爷清楚,这南面的山林就是野猪的活动场所,所以特别小心。 “好,太爷,我们走了。” 打过招呼,杨小涛和冉秋叶坐着驴车往回走。 下周三,杨家庄就是正式上课了。 这是冉秋叶得知村子里学习的进度后下的决定。 打算提前开课,将课程熟悉一遍,赶赶进度。 至于课程安排,冉秋叶这次回去后会制作出课程表,因为要同时兼顾三个班级,工作量大,先前说好的上三天的课程,被改成四天。 周六也会安排课程,具体再说。 当然,本来周六就上课。 只是周天,还是被冉秋叶强硬规定,给孩子们放假。 劳逸结合,杨小涛也觉得不错。 两人坐着驴车回到四九城,天也不过是刚刚黑,杨石头没有住下,急着回家看孩子,连夜回村。 这一路走熟了,也不害怕。 杨小涛也不担心,却是将冉秋叶送回家。 四九城外他不担心,但这四九城里,他还是要注意的。 尤其是晚上。 冉秋叶也没拒绝,两人来到大院前才停下。 “那,秋叶,我回去了。” 杨小涛开口说道,冉秋叶捋了捋发梢,点头,“你路上小心点。” “没事。” “下周见。” “好,下周见。” 杨小涛点头,又看了眼冉秋叶,赏心悦目,笑着转身离开。 冉秋叶被杨小涛笑的心有些乱,直到杨小涛走后才平复心情,拎着篮子走进家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