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六章 封王 (第1/2页)
横刀十六国正文卷第七百四十六章封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以前在黑云山,屁大的地方就分成好几支势力。 现在这么大一个国家,派系更为复杂,斗争只会更激烈。 一团和气反而不正常,说明下面达成一致,结成利益联盟,皇帝的位置也就岌岌可危。 李俭身边有桓伊、刘应辅佐,又增加的谢玄、邓遐、刘牢之等人,平定剩下的几州不在话下。 李跃也就放心的返回洛阳。 从广陵北上,可以直接走水路。 运河两岸集中了万余纤夫,尽管如此,也比陆路方便的多。 冬日属于农闲,百姓出来当纤夫,也能多挣一份口粮。 这片土地上的人从古至今都勤奋的可怕,撑起了一个个的盛世。 如今南北统一,这条连接北方的运河以后会更加忙碌。 通过运河、海洋,大梁能掌握更大的疆域。 李跃在船上读着各地奏表,试图查出是谁在背后挑唆,不过看来看去,并没有发现端倪,很多人说的不无道理,江东豪强壮大了,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海贼在外面如何残暴,他们不管,但进入内地杀人放火,屠戮士族,这种事若不加处置,实在说不过去。 而且此事已经引起了北方士族的恐慌。 毕竟谁也不愿意忽然有一天,就被几万装备精良的海贼围住府邸,一顿烧杀。 “令卢循送几千倭人头颅回邺城,就说是海军清剿的海贼。”李跃很快就想出办法。 士族和官吏们想要的是安全感。 “唯!”卢青拱手。 “还有,鉴于海贼如此猖獗,大梁将加强对海军的投入,以期四海平靖!” 海军绝对是最烧钱的兵种,骑兵在它面前都是小儿科。 战船、补给、士卒、水手等等,无不投入巨大,需要多年训练。 不过,海军带来的利益也是空前的。 “北方有什么动静?”李跃忽然惦记起拓跋什翼健来。 十年前就说要对付他,至今让他活蹦乱跳的。 卢青道:“去年入秋以来,鲜卑人从西抢到东,从东抢到西,洛阳不少官吏请求重新修建长城。” 长城在抵抗北方游民部族上的确有用。 万里长城,就是万里的行军道,步卒在长城上能快速机动,同时也能防备中原百姓逃往草原。 不过这种投入实在太大了,要发动几十万的百姓或者奴隶,短期内难以看到效果。 “只能让他们再忍忍,江东已经统一,下一个便是拓跋什翼健!” 李跃打定主意,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集中精力,灭了代国。 回到洛阳,王猛率众臣前来迎接,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李跃敷衍了几句,忽在人群中看到了老大李仪,一身绫罗绸缎,身边跟着一众文士,心中大为不喜,其他几个皇子要么督镇在外,要么上阵杀敌,要么在尚武堂苦学。 唯独他一副纨绔子弟做派,也不知跟谁学的。 若不是相貌跟自己差不多,李跃真怀疑他不是自己的种。 身为老李家的人,从未上阵砍过人,实在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年的教导。 按照惯例,大战之后,通常要祭祀太庙、天地等等,李跃一切从简,让李仪代替自己去办了。 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