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打压 (第2/2页)
西域,在史书上一向都是重大功绩,李跃当然挂心。 除了帝王功绩,还有经济效益。 如今梁国设置了大量了纸坊、织造坊等,就等着打通西域,互通有无,带动关东经济,也顺便拉动关中。 东汉初便有青瓷出现,魏晋南北朝,南方瓷器迎来大发展。 襄国一带百姓出现了瓷窑,质量上比不上江东,但新任的赵州刺史韩绪设置了官窑之后,质量节节攀升,屡出精品,送入宫中。 西域小国众多,王室穷奢极欲,是最好的商品倾销地。 更远的中亚、地中海诸国国王,对丝绸、瓷器、茶叶趋之若鹜。 很多国家就靠躺在商路上盛极一时。 商业也是文明交流的一种。 “嗯,不能被动的等,当派出使节,游说西域诸国。”李跃决定主动出击,先派使者去摸摸西域什么情况,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臣愿效法班定远、张博望出使西域!”刘应当即拱手。 “子能乃国之重臣,不宜远出,先礼部挑选几人,配合校事府,一明一暗,先去探一探再说。”李跃不敢冒险让刘应远行。
凉州虽然平定了,但西去的路上,到处都是马匪、山贼、溃兵。 王猛杀的人太多,难免有人仇视大梁,潜伏的敌人太多。 “多谢陛下关爱,然则臣非手无缚鸡之力一书生,弓马娴熟,且唯有臣去,可示大梁之诚意。”刘应多次出使其他势力,口才、见识、胆气皆非寻常人可比。 以他现在的年纪,正是渴望建功立业之时。 见他如此坚持,李跃也不好拒绝,“那就多带些精干之人。” 以梁国现在的实力,估计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敢对使节不利。 “领命!”刘应拱手一礼。 汉朝经营西域,主要是为了夹击匈奴,丝绸之路只是附赠品。 同样,梁国经营西域,也是为了反击草原。 草原极其辽阔,从鲜卑山到葱岭,再到里海,都可以算作草原。 历史上汉朝也没有彻底消灭匈奴,一部分人流窜至极西之地。 晋武帝咸宁年间,便有鲜卑人流窜到西域,被西域戊己校尉马循击败。 从漠南击败拓跋什翼健没用,断不了根,鲜卑人随便找个水草丰美之地躲上几年,养好伤后,便可以卷土重来。 中土逐渐走向一统,事实上,草原也正走向统一。 檀石槐、柯比能、拓跋郁律几乎统一了草原,弄得草原上遍地都是鲜卑人,拓跋什翼健沾着这些鲜卑雄主们的光,成了草原共主。 让拓跋什翼健这么发展下去,弄不好一个不亚于两百年之后的突厥帝国提前出现。 但凡草原帝国崛起,就一定会南下攻击中土。 所以不是梁灭代,就是代吞梁,没有第三个选择。 以前站在中原视角,觉得拓跋什翼健放弃河套云中是蠢,但从草原视角上看,不失为明智之举。 而现在李跃一统北国,代国自然而然成为下一个猎物。 拓跋什翼健这些年也一直跟梁国过不去,什么事都要掺和一脚,在后面掣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