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一章 未雨 (第1/2页)
横刀十六国正文卷第五百九十一章未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转眼就是年底。 但自入冬以来,就没见到雪,也没见到雨水,天气出奇的温暖,寻常时候,这个季节早就万物肃杀,野外一片枯黄,今年却一反常态。 这让李跃心中七上八下的,但凡四时不正,就有大灾降临。 太史曹的天文博士推算明年必有大旱和蝗灾。 李跃不禁一阵烦躁,刚过了几个好年,府库中有了些积余,没想到转眼天灾降临。 可见古代想要丰登是多么困难,泰平之世更是难寻。 所以绝大多数朝代都是饥一顿饱一顿。 旱灾蝗灾一起,粮食就不用想了,人一挨饿,退化成野兽,辛辛苦苦建立的秩序也就打乱了。 一场天灾造成的伤害,远远大于一场大战。 按照太史令刘尚、太学祭酒辛粲的请求,李跃弄了一场盛大的祭天仪式。 筑坛邺城南郊,特意沐浴斋戒,带着太子李俭向苍天祷告,保佑明年风调雨顺。 李俭比李跃还要虔诚,小小身板跪在祭坛上,无比认真道:“愿苍天保佑大梁风调雨顺,保佑百姓远离饥寒之苦,保佑父皇母后身体无恙,福寿安康……” 李跃听到他的祝辞,心中升起阵阵暖意,即便是有人教的,但看他的神情,没有丝毫作伪之色,发自真心。 不得不说,拜桓伊为师后,他身上的气质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越来越有大梁太子的风范。 桓伊别的不说,品行绝对上上之选。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他学,远离深宫,远离崔氏,李俭以后必能成为一代贤君。 百姓也纷纷在家中祈求苍天庇佑,有百余青壮汉子,在祭坛跪了三天三夜。 然而不见半点效果。 依旧暖阳高照,冬风和煦,一般情况下,老天爷不会轻易开眼。 “这么弄不行,需另想他法!”李跃不敢把希望寄托在老天爷身上。 这时代灾祸本就多,自助者,天助之。 整天指望老天爷肯定不行。 “陛下这几年轻徭薄赋,百姓家中有些余粮,支撑三五个月,应当不难。”常炜作为梁国大管家,最知道底细。 “三五月之后呢?” 如果明年有大旱灾大蝗灾,吞并秦国就不要想了,西线的近十万将士民夫,弄不好因为缺粮而崩溃。 想到此处,李跃心中一动,“太史曹能否确定旱灾影响的地区?” 太史曹是钦天监的前身,置令、丞各二员,司历二员、监候四员,另有历、天文、漏刻、视祲博士,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 刘尚拱手道:“金木合月,位在东西,主大旱,其分野在中原与关中,卜曰:双星伴月,无德者亡。《海中占》曰:月与岁星同光,即有饥亡。” 双星伴月跟荧惑守心一样,在古代都是大凶之兆。 中原地域范围就太大了,黄河以南长江以北,都是广义上的中原,也全是人口稠密区。 不过李跃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那就是关中也会出现大灾,梁国或许还能挺过这一灾,但氐秦一定挺不过去。 卜辞上说“无德者亡”,也不知应在谁身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