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徐氏家族信托(补一章) (第2/2页)
着黑框眼镜,约莫五十多岁,身材精瘦的中年人道。 “徐良,这位是我们苏省主管招商引资的李领导。” “李领导,你好。” “徐先生,久闻大名了。今天一见,你比想象中还要年轻,真是英雄出少年。” “李领导过奖了。” 简单客套了一句后,徐良目光一转。 姜晓平会意,连忙指着下一位穿着灰色夹克,身材高大,国字脸的中年人道。 “这是我们锡无的赵shu记。前天,赵shu记一听到你要投资,就马不停蹄的赶到了京城。” “赵shu记,精明强干,让人佩服。” “徐先生客气。我代表锡无四百万老百姓,竭诚欢迎徐先生到我们锡无投资,不管有任何困难,我们锡无政府都会尽全力解决。” “我感受到了锡无的诚意,也很乐意在你们这里投资。” 赵刚神色透出一丝激动,“我们一定不会让徐先生失望。” 徐良微笑颔首。 众人依次介绍完后。 “大家进来坐吧。” 作为四喜楼最好的房间,会客区自然不小。 因为人数较多,负责服务的旗袍小jiejie又多了一个。 因为事关重大,简单抿了口茶后,李领导便迫不及待道。 “徐先生,我听小姜说,汉华资本旗下的木星基金和南韩海力士半导体,将各出20亿美元,在无锡投资一个40亿美元的半导体生产基地?” “没错。”
肯定的回答,让众人眼神中多了几分兴奋。 “徐先生,据我所知,汉华资本旗下的木星基金是一支对外募集的PE投资基金,以投资C 轮的企业为主,这次怎么突然投资半导体了?” “看来李领导对我们汉华做了不少调查。” “事关重大,我们也是慎重使然,还望徐先生不要怪罪。” “李领导言重了。投资数额太大,慎重是应该的。不过各位有所不知,汉华资本即将进行改革,以后木星基金将作为汉华旗下的一只常青基金对外投资。” “常青基金?” 因为国内没有,汉华内部之前也没有。 所以李领导、赵刚等人都有些茫然。 “常青基金也称为永续资本基金或永久资本工具,它是一种私募基金管理人设立的,没有固定期限的风险投资基金或私募股权基金。 常青基金的优点就是可以保证投资的连续性。 五年,十年,甚至更久。 以期获得投资标的的长期收益。 这是普通私募基金无法比拟的。” 他这一解释,众人也明白过来。 “这个基金好。”赵刚迅速道。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政界上的人都喜欢稳定,没有固定退出期限的常青基金,明显更对他们胃口。 “徐先生,我们苏省的对外招商引资政策,是全国最优越的。只要您愿意来,三通一平和三免两减半的政策,都会给到贵方,甚至我们还可以协调工人的前期培训,并提供一定的贷款。”李领导道。 徐良微微一笑,“贵方的诚意我感受到了。不过我们不需要贷款,如果方便的话,希望苏省和锡无能够给我们提供几块商业地皮。” “商业地皮?” 众人有些惊讶。 “一直没给各位介绍,这位是泰华集团首席执行官陆觉。” 陆觉起身,朝众人欠身致意了一下。 “我们泰华集团旗下有四种商业业态,泰华城、泰华广场、泰华里和泰华中心,目前已经在全国开发和已经开发完成的商业地产项目有35个。 投资总额超过400亿华夏币。 苏省的金陵、苏州和无锡都是我们的投资重点。”徐良微笑道。 李领导、赵刚等人都是聪明人,他们听出了徐良的话外之音。 赵刚张了张嘴。 很想直接答应下来。 几块商业地皮跟40亿美元的高科技投资没有任何可比性。 不过今天的谈判不是他主导。 “徐先生,这件事我们恐怕要商量一下才能给答案。”李领导道。 “没问题,反正海力士和汉华的谈判团队组建还需要一段时间,各位回去后有足够的时间商量。” 李领导颔首后,“除了地皮,徐先生还有其它要求吗?” “地皮是唯一的要求。”徐良微笑道。 李领导松了口气。 不怕有要求,就怕没有要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