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六章泰华集团 (第1/2页)
第616章泰华集团 只有这样,才能支付每年新增20个城市综合体的购地成本,并支付抵押贷款。 陆觉也知道大老板的大手笔发展规划,兴奋之余也不由得面露苦涩。 有钱了,公司发展的很快,他这个主导者有理由高兴。 但作为总裁,收入跟公司业绩挂钩,你一直亏损经营,怎么好意思开口跟老板要股份和奖金? “新业务准备的怎么样了?” 徐良问道。 陆觉连忙从自己公文包里拿出两份文件递了过去。 “服装业务方面,我们已经挖角并新招了37个设计师,其中女装21个,童装15,都有一定的设计经验。 品牌方面,根据不同类型,不同风格注册了12个品牌,女装8个,童装6个。 儿童乐园业务方面,我们自己的设计中心已经招了19个设计师,厂家也全部联系好了,只要下单,随时可以生产。 女装。童装和儿童乐园。 其它项目也是大差不差。 儿童乐园,父母一冲会员就是几百块。 文旅和演绎公司,跟城市综合体完全不是一个系统,他也不是很想弄,直接放弃。 女装就不说了,只要设计和质量不是太差,弄几个明星代言,结合线上和线下,销售额就不会太难看。 电影院他已经划拉到碗里了,健身房这玩意流行起来还要等到十年后,珠宝钟表没渠道,做起来也麻烦;教育方面已经有了新梦想。 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把成本挣回来,剩下的都是纯赚。 剩下的儿童乐园、服装鞋帽、餐饮和美容美发。 所以,很多商业地产公司都搞副业。 想想就头疼。 几乎所有的商业综合体都有电影院、儿童乐园、服装鞋帽、餐饮、珠宝钟表、健身、美容美发和教育这几个大类。 十年内发展的不错,但十年之后就跟现在逐渐落魄的歌舞厅一样,被各种狼人杀、剧本杀店冲击的摇摇欲坠。 百货会被电商冲击的很惨,而且汉华下面已经有一个客隆超市了,除非只做高端,跟大众化的客隆超市拉开距离,否则容易内耗。 剩下儿童乐园和服装鞋帽。 连锁文化娱乐,其实就是KTV。 徐良认真的翻着手里的资料。 徐良虽然有心学万达,但也不是生搬硬套。 毕竟商业地产回报周期长,而且还有周期。 同一种娱乐方式最多火十年。 人类这种生物,最喜欢的就是喜新厌旧。 以卡通车为例,成本撑死了也就千儿八百,结果开两分钟十块钱。 因为上一世的一篇家庭消费能力调查中,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万达就搞了连锁酒店、文旅和大型演绎,万千百货,电影院线、宣发和制作,连锁文化娱乐品牌‘大歌星’等等。 很快他又划掉了餐饮。 唯一比较贵的就是人工。 徐良考虑了一下后,定下了两个。 酒店和院线,他看上了。其它的还是算了。 即便如此,儿童乐园的利润率也在60%以上。 所以,消费能力最强的就是女人和孩子,孩子由父母买单。 众口难调,而且竞争激烈。 美容美发是最快被划掉的。 商业地产,不可能只做地产。 虽然没彻底消失,但钱也没那么好赚了。 服务、口味、设计等等,都能影响一家餐饮品牌的成败。 为什么? 很简单。 尤其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餐饮行业的竞争会更加白热化,利润越来越低。 女人>孩子>老人>狗>男人。 品牌方面注册好了六个。” 两辈子加起来,他也没听过什么著名的美容美发连锁品牌。 所以,综合考虑一番后,徐良还是觉得自己应该依托泰华这个平台做文章。 但徐良不感兴趣。 所以,这个业务徐良不可能让给别人。 “就这样吧,转过年来先试营业,品牌不够的话,可以适当的增减。”徐良道。 “好的。” “女装方面,一定要结合线上和线下来做,单纯的线上或者线下,不会长久。还有,我们不做奢侈品。价格以100~1000这个区间的女装为主。” 奢侈品需要时间沉淀,除非徐良去欧洲收购,否则很难获得市场承认。 一百元以下的服装,容易让人觉得质量有问题,不适合在购物中心销售。 当然,最主要的是一百元到一千元之间的女装,市场最大。 “还有,转过年来,我会把鸿蒙旗下的一号店线下业务转给泰华,到时候你跟鸿蒙对接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