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六条建议 (第2/2页)
定对海力士征收34%与45%的进口关税。 在华夏建厂可以免交这些高额税款。 而且特意选中了无锡。 因为无锡此前曾引进东芝DRAM生产线,具备半导体生产经验,在工人培训方面节省大量的资金。 4、CRPA再融资; 5、债权人权益货币化; 6、引入新融资。 后续三条,总结起来就是偿还债务,把股份投入市场重新融资,以及吸引新投资。 在海力士的境况好起来之前,这三点很难做到。 而且即便能做到,价格也不会太高,徐良也不愿意。 “我是希望徐先生投资华夏市场,但您的投资太激进了,我怕市场未必能吃下这么多产能。”禹义济道。 “禹教授请看。” 徐良递过来一份资料。 “这是我让人搜集的全球消费电子在过去三年里的增长情况,可以看到,电脑的销量三年时间增长了五倍,手机和MP3的销量增长了九倍,智能相机、家电的的销量增长了四倍。 这还仅仅是开始。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走出亚洲金融危机和纳斯达克危机的泥沼,下一步的迅速发展是可以预料的。 所以,我们应该趁着现在全球经济形势方兴未艾的机会投下巨资。 这样才会在全球经济好起来后的市场吃下最肥美的一块rou。” 禹义济微微点头,翻看着手里厚厚的调查资料。 良久后放下来,思索片刻后。 “看来徐先生做了很多准备。” “当然,海力士现在的情况确实有点糟糕,想说服禹教授这样的大才接过这副担子也肯定不容易,我当然要早做些准备。”
事实上,这些全球消费电子的发展资料,是红岩基金旗下投资研究部的成果。 类似的资料有很多。 这也是各大投行和头部金融机构都会做的事情。 “禹教授,海力士的情况确实很糟糕。但如果能在你手里让它重新焕发生机的话,这将成为全球商业课的最佳案例,您也真正可以名垂商业史。” 禹义济的眼睛一亮。 受儒家文化圈的影响,对功成名就的人而言,名垂青史可比金钱更具诱惑。 看他有些意动,徐良连忙道。 “禹教授愿意屈就的话,我给你每年1亿韩元的基础工资,然后根据绩效给与奖金。” 禹义济犹豫片刻后,“徐先生,如果我愿意接手海力士的话,我希望能够得到您百分之百的支持,全权管理海力士的一切事务,包括人事权和财权。” “当然。不过涉及到企业融资、贷款等重大事项必须经过我的同意。” 徐良放权,但也不想完全放权。 禹义济略作考虑后便点了点头。 “还有一点,我希望能在上任后尽快组织人手赶赴华夏,筹谋建设新厂。早一天建厂,我们就早一天赚钱。”徐良继续道。 “没问题。海力士想要走出困境,就要开源节流。开源是根本,节流是辅助,缺一不可。” 徐良站起身朝对方伸出右手。 “禹教授欢迎加入海力士!” “我会竭尽全力不让徐先生失望。” ―― 晚上回到龙山别墅,酣畅淋漓的运动一番后,孙明珍香汗淋漓的躺在他的怀里。 枕着手臂的徐良可以清晰的看到美人光滑白皙的玉背,纤细的柳腰,急速放大恍如银盆的翘臀,以及笔直修长的玉腿。 再加上旁边玉体横尘的孙艺珍,真是美不胜收,惹人怜爱。 “欧巴,你真觉得禹教授能管理好海力士?” 休息了一会恢复精力的孙明珍问道。 “不知道。不过综合考察了所有海力士的高层后,他是最合适的一个。时间紧迫,我也不可能再去慢慢考察其他人了。” 海力士新工厂,至少需要一年半的建设时间。 也就是说,05年中旬才能完成建设。 再加上设备调试的时间和试生产,真正投产估计要05年底。 也就是说,新工厂只能在06年和07年赚到钱,08次贷危机,09欧债危机,10年全球经济也不见起色。 最少要等到11年,海力士的境况可能重新才好起来。 所以说,徐良要尽可能的让海力士尽快投产,早一天赚钱,为将来度过次贷危机、欧债危机这段低谷期打下基础。 只要禹义济在这方面跟自己步调一致,他就不会干涉对方在海力士的改革。 “明珍,未来的两年对海力士非常关键,你掌控财务部,既要配合禹义济的管理,又要起到监督作用,同时也要尽快熟悉海力士的管理和IT行业规则,等禹教授退下来,你就接班。” “放心吧,欧巴,我一定会努力的。” “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