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环球影城 (第2/2页)
2003年,环球影城的发展很不错。 共接待游客3120万,创造营收13亿美元,净收益2.4亿美元。 “没有统计大阪环球影城和圣淘沙环球影城吗?”徐良问道。 环球影城的CEO是杰奎恩克尔。 “大阪和新加坡我们只是品牌授权,不涉及具体经营。” 徐良点了点头,他看过环球影城的资料。 当初因为不确定国外市场对环球影城的接受程度,再加上投资巨大,所以在向外发展的时候,相对保守的环球高层,选择了只做品牌授权。 也就是说,除了一点版权费,两座主题公园的营收跟他们没关系。 这也是环球影城价值不超过20亿美元的原因。 “听说大阪环球影城发展的不错?” 杰奎恩克尔点了点头,“目前每年的入园人数都稳定在800万左右,年营收5.2亿美元。” “你跟东瀛方面谈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大阪环球公园买下来。” 1998年10月28日,阿诺施瓦辛格主持了动工仪式。 两年半后,位于东瀛大阪市此花区、占地面积约44万平方米的东瀛环球影城正式开幕。 37天后,成为有史以来入园人数最快突破100万的主题公园。 第一年迎来超过1100万游客,刷新了当时游园最快突破1000万游客的纪录。 之后的几年,它每年的客流量在800万左右,这样的数字虽然可以让它稳居世界前25大的主题公园之列。 所以徐良计划把它买下来。
不只是大阪环球影城,还有新加坡圣淘沙环球影城。 “买下来?” “你不愿意?” “不不,从大阪环球影城开园到现在,我一直向总公司建议把大阪环球公园买下来,但总公司都拒绝了。” 维旺迪都自顾不暇了,当然不会花钱买大阪环球影城。 “除了大阪环球影城的收购,你立即组织一个团队,再加上总公司的人员,正式跟华夏魔都市政府谈判,投资建设魔都环球影城。” 杰奎恩克尔神色激动,有一种馅饼砸脑袋上的感觉。 大阪环球影城的收购没有20亿美元根本下不来,而魔都环球影城的投资至少也是20~30亿美元级别,甚至还会更多。 毕竟魔都的人口可比大阪多多了,前景光明。 一下子五六十亿美元砸下来,换谁谁不兴奋? “BOSS,您放心,回去后我肯定第一时间组织团队去华夏和东瀛。” 徐良点了点头。 作为重生人士,他当然清楚未来华夏的旅游市场有多大。 没拿下环球影城也就罢了,既然拿下来自然要早早向国内发展。 按照他的想法,应该是魔都和京城同时发展。 但上面肯定不会同意。 九十年代,国内有一股主题公园建设热潮。 结果亚洲金融危机一来,因为资金的原因,大批的烂尾。 京城的世界风情园、沃德兰乐园,武昌的万国公园,奉天的神羊游乐园,魔都‘热宫’等等。 所以导致上面对这种大面积的游乐园审批非常谨慎。 尤其环球影城,动辄占地上百万平米,太大了,上面会更谨慎。 即便他现在是世界级的富豪,身家数百亿美元,上面也不可能在国内最顶尖的两个大城市批下那么大的地。 至于为什么是魔都而不是他关系最深厚的京城。 呵呵,当然是从利益方面考虑。 做室外的主题公园,除了运营和客户定位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个影响业绩的原因是气候。 京城的冬天那么冷,除非遇到圣诞这种节日,否则谁大冷天的去玩? 估计一个项目没结束,就冻成冰棍了。 相比之下,魔都的气候就好多了。 虽然冬天也冷,但肯定没办法跟千里之外的京城比。 暖和的天气越多,就意味着出来玩的人越多,对主题公园而言,这样的地方才更友好。 当然,羊城和鹏城也不错。 但谁让香江已经有了一个迪士尼呢。 “不过有机会的话还是要尝试一下。”徐良心道。 以迪士尼的尿性,如果他能在魔都把环球乐园的项目拿下来,那他们肯定会去京城。 到时候环球影城就只能考虑武昌或者蓉城了。 所以如果有机会的话,他还是想尝试一下,能不能把魔都和京城都拿下来,如果实在不行,就赌魔都。 跟环球影城、环球音乐和环球影城的负责人都沟通了一遍后。 徐良又通过视频给三家公司的人开了一个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